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陵水黎族自治县岭门农场:民族团结铺就致富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7:47  南海网

  本报记者 徐珊珊 实习生 李春

  不久前,国营岭门农场获得国务院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表彰。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岭门农场把谋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从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着手,促进地区各民族共同发展。

  开展文化活动促和谐

  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岭门农场,以生产水稻和橡胶为主业,总人口1.32万人。其中,黎族同胞1.04万人,占全场总人口的78%。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农场党委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化解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纠纷。

  在每年的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农场都会组织黎族职工群众开展 “对山歌”、跳“竹竿舞”等联谊活动,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情谊。

  此外,在处理地区事务时,农场积极做好纠纷隐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近年来,农场一共稳妥调处了黎族村队之间因土地、水利引发的纠纷8起,协商解决邻里纠纷26起,确保了农场安定。农场从未因民族问题引发社会不安定问题,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起的上访和纠纷械斗。

  扶持职工发展经济

  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岭门农场近年来加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的建设。为了促进黎族和汉族职工共同富裕,农场积极转变黎族职工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大力发展自营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从2000年起,岭门农场以提供种苗、土地的方式,扶持黎族职工种植槟榔56万株,种植荔枝、龙眼、芒果等各种经济果树12万株,帮助黎族职工发展无公害反季节瓜菜基地5000亩。目前,该农场的黎族职工户均拥有槟榔和各类经济果树超过1000株,种植反季节瓜菜1.5亩。

  根统计,2008年全场黎族职工人均纯收入达4100多元,比2000年的人均收入1500元提升不少,黎族职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加大投入改善民生

  过去,岭门农场长期以谷物种植为主要产业,橡胶产业规模小。由于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农场在职工住房、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民生欠账较多。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2004年以来,该农场党委积极争取中央扶贫资金和农垦总局项目资金,累计投入8000万元解决民生问题。其中,投入1800多万元铺设进村入队水泥硬化道路45公里,解决了1万多黎族职工群众的行路难题。

  同时,利用优惠政策完成职工危房改造1836套。其中,利用海南省少数民族茅草房改造政策改造黎族职工茅草房175户,每户补贴1.6万元。其他危改户职工每户也从中央和农垦系统的住房补贴资金中获得8000元以上。

  此外,岭门农场在职工住房、道路、电力、教育、医疗卫生、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解决了全场所有生产队和居民点的黎族职工照明用电问题,改善了地区的办学条件,提高黎族职工群众医疗保障水平。

  着力培养民族干部

  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培养民族干部,是岭门农场长期实施的一项确保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农场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教学楼危房改造,新建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修建篮球场和排球场。通过努力,农场义务教育普及率获得提高,脱盲率达100%。

  此外,农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干部政策,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造就了一支密切联系群众,素质优良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据了解,岭门农场现有机关、区队干部202名。其中,黎族干部148名,占干部总数的73%。近年来,农场一共培养提拔了黎族干部26名,其中8人提拔为科、区级干部。

  为提高黎族干部素质,农场每年都安排一批干部外出学习和考察,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这些作法密切了民族关系,加强了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为农场经济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本报海口10月31日讯)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