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阅读,已渗透到深圳人生活的每一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8:42  深圳晚报

  

阅读,已渗透到深圳人生活的每一天
10月30日,第十届深圳读书月在罗湖书城分会场率先启动。

  昨天是第十届深圳读书月开幕前一天,也是一个普普通通双休日的第一天,记者在深圳书城、深圳图书馆看到,到处都是利用假日闲暇前来买书、看书的深圳市民,他们有的探着身子、聚精会神地挑选图书,有的抱着书本、席地而坐,似乎早已忘记了时间……正是深圳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眼前也同样是一幅最美的画卷。

  10年前,第一届深圳读书月活动诞生了,它给深圳人敲响了一声悦耳而又警醒的“阅读闹钟”,也在深圳人的心头悄然播下了一颗“推崇阅读”的种子。10年过去了,深圳读书月活动迎来了第十个生日,而在这10年从未间断过的灌溉和培育中,这颗种子已经成长得花繁叶茂,鹏城处处散发出书的馨香。对深圳人来说,读书不再是一个月的盛宴和狂欢,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深深地渗透到深圳人生活的每一天。

  1

  现象

  读书已成为

  深圳人的生活方式

  周末逛书店、泡图书馆、听讲座,已经成为许多深圳人早已习惯的度假方式。

  在深圳书城中心书城店,记者看到,一排排书架前挤满了正在挑书或者阅读的读者,已经挑好了书的人们则在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龙。据了解,这家书店每天光顾的顾客至少有1万多人,节假日期间人流量更是超过3万多人。而整个深圳书城的日访问量达10万人次,日均在书城消费购书达70多万元。

  深圳有着种类丰富、服务完善的书店,除了这些大而全的综合书店,也有以畅销通俗、生活休闲、财经管理、电子科技等经营品种为主的中型书店,还有法律书店、金融书店等专业书店来满足人们不同的阅读需求。不少家庭把收入的相当部分拿来买书和音像制品,市民家中的藏书之风也一年盛一年。据了解,深圳人已经连续19年成为全国人均购书最多的城市。

  图书馆门前也总是人流如织、门庭若市。在国内投资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新馆里,“开放、平等、免费”的服务理念使这座图书馆提供的一般服务全部免费,而且不设门槛,市民“去图书馆不用带钱包”。据统计,如今每天都有超过1.3万的爱书人走进深圳图书馆学习和充电。而随着深圳在国内首创研发的自助图书馆延伸到社区,深圳人借阅图书的方式更加快捷方便,不少人已经习惯了在去图书馆之前,先去自己家门口的自助图书馆搜索一番。

  调查发现,深圳人读书主要有三大目的:其一是消遣,把阅读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其二是充电学习,提高自己的实际技能;其三是完善自我的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深圳人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已经把阅读当成提升自我、改变生活的重要方式。

  2

  变化

  阅读的人文气息渐浓

  在大量买书、借书进行阅读的同时,深圳人的阅读习惯也在这10年中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一个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化城市,深圳人的科学技术类阅读一直占据着非常高的比例,然而深圳书城近年来的销售数据表明,从2004年开始,深圳人购买社科、文艺类图书的数量连续几年呈现出一种高增长态势。

  有人曾经说过:“看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特性,只需看书店和图书馆。”也就是说,图书消费结构表征城市文化。在深圳书城,除了教科书以外的一般图书被分为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文化教育、音像制品五类。深圳书城一份2004年到2009年9月5年间的分类图书销售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开始,社科、文艺类图书的销量连续几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高增长态势,即使在2008年、2009年两年中,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图书总体销售额出现下滑的情况下,社科和文艺类书籍销量仍稳步上升。图书出版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对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类图书的消费具有人文性特点,反映出市民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诸多问题的关怀、探求和参与,体现着深圳市民社会意识、公民意识、全球意识和现代意识不断增强。

  而文化教育类图书多年来一直占据深圳书城图书销售榜的榜首。专家认为,这类图书的特点是辅助教育、应试求知,其购买和阅读群体的个人身份绝大部分为学生、后续教育者,这一指标揭示出深圳市民有着显著的参与竞争、求知制胜的竞争意识,展示出一种好学求知、奋发图强的群体面貌;其次,相对其他城市,人口年轻化,学生人口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校园文化进而教育文化凸显;此外,在深圳人的价值观体系中,知识和智慧占有应有的地位,知识经济意识深入人心。

  3

  反响

  读书月品牌深入人心

  据了解,9年来,9届深圳读书月活动共举办了2000多项各类读书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深圳市民的阅读兴趣。首届深圳读书月的市民参与人数为170万人,而到了第九届深圳读书月活动期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800万人次。

  我市进行的一项读书月读者问卷调查显示,44.5%的深圳人表示“知道读书月活动”,其中有54.3%的市民表示是通过“报纸”获知读书月的,49.4%市民是通过“电视”获知,11.6%的市民通过“广播”获知,9.1%的市民通过“网络”获知,8.5%的市民通过“宣传材料或户外广告”获知。4.9%的市民“参加过上一届的读书月活动”,3.7%的市民表示“到目前为止参加了所有的读书月活动”。

  市民对读书月的关注度也在上升。以“知道读书月活动”的市民为基数,统计市民对读书月活动的关注度发现,有25%的人表示“关注过”。另外,特区内人口的关注度高于特区外人口的关注度约5个百分点。

  深圳读书月活动开展9年来,活动项目从最初的50多项增加到300多项,每年都有创新活动,创出“深圳读书论坛”,“藏书与阅读推荐书目”、“中外经典诗文朗诵”、赠书献爱心、童话节、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等许多知名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而富有创意,除读书、评书、换书、征文等传统形式外,还有绘画、书法、摄影、辩论、话剧、讲座等各种形式,还关注了网络阅读和多媒体阅读。逾七成市民在读书月的各项活动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调查显示,市民对读书月活动的兴趣逐年提高,72.9%的市民表示有感兴趣的活动。

  此外,近九成市民对读书月活动表示支持。调查发现,高达89.2%的市民对读书月活动“表示支持”,其中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支持率相当,特区内人口与特区外人口支持率相当。

  而在每年11月深圳市民的诸多关注点中,对深圳读书月活动的关注总是占据了相当份额,有21.6%的市民认为“深圳读书月活动”是11月以来发生的各项事情中“比较重要”的事情。

  如今的深圳,读书月活动已经被市民亲切地喻为“精神盛宴”和“文化狂欢节”,被评为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文化活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