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希季:失去了一位重量级大专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9:04  东方网-文汇报

  记者昨天中午拨通我国“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希季先生家里电话,而他也是从我的电话里才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闻之,这位今年已88岁高龄的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连声说,这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重量级大专家!

  王老解释说,钱老不只是一个方面的帅才,而且是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众多领域的领军人物。特别在“两弹一星”中,他是国内第一个提出这方面战略构想的科学家,他与王淦昌等人是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真正的功臣,“比我们这些人要高一个数量级”,作为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的王希季院士这样评价。

  1999年9月,王希季和钱学森、于敏、王大珩、周广召等23位科学家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亦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生动案例。“钱老一生在科技上的贡献非常多,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他在‘两弹一星’方面的突出成就,所以就有‘中国航天之父’等称呼”。王希季院士进一步解释说,钱老是在导弹方面、两弹结合方面、卫星方面都作出特别贡献的专家,所谓两弹结合,王院士解释说,就是导弹与核弹的结合,原子弹、氢弹要放在导弹的弹头上,导弹是运载器,把核弹投向指定的地方。两弹结合起来就形成战略核导弹,也就是所谓的威慑力量。至于打到哪里就用到卫星,所以“两弹一星”的问世就使我国具有了真正的保障和平的能力和手段。

  访问中,王希季院士一再强调,钱老是我们国家几十年来在科学技术上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与他相比,其他人大多是局部的贡献,而钱老是在科学技术的多个门类,包括工程控制论、卫星、核导弹、系统科学与工程等多方面的领军人物,而钱老在系统学和系统工程方面的贡献具有更重大和深远的科学价值。没有系统科学的方法,“两弹一星”要走很多弯路。“我们国家在各方面落后的情况下,能相当快地发展出‘两弹一星’,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成为航天大国,这一成功与系统论和系统方法的运用有很大关系”。王老说,最近几十年来,钱老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倾力普及和推动系统科学,使之成为科技造福社会的生动案例,这也正是钱学森给我们留下的重要遗产。

  和王希季院士的通话已近20分钟,电话那头,王老仍意犹未尽:“钱老在‘两弹一星’、系统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贡献怎么评价也不为过。这种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极为罕见!我们这些人都只能做他的学生辈。”

  本报记者江世亮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