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师虽去,精魂长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9:04  东方网-文汇报

  堪称“化境”的大学问

  “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长江特聘教授郑泉水,今天一天都在参加学术会议。下午1时,当他从清华校长办公室知道钱学森先生去世的消息时,整个人呆住了。

  “钱老作为大科学家,所做出的成就,让我们这批后辈学人‘高山仰止’。”郑泉水教授告诉记者,钱学森先生的学术眼界开阔、眼光独到,在有些问题上甚至比别人超前几十年。“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技术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但事实上,钱学森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小尺度条件’下的研究。”常规力学研究是基于宏观实验下的研究,但在极端条件下,诸如高速、高温条件下,实验可能无法进行。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就创立了物理力学,在中科院物理力学研究室,作为所长的他还身体力行负责研究室工作,就是希冀突破这一瓶颈。“从这一点上来说,钱学森先生比1960年代的‘纳米技术之父’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菲曼还要早10年。”

  “钱老的学问,可不是一般的境界。”一件与钱学森交往过程中的小事,让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记住了大半辈子。当年在和钱学森一起工作、研究时,王永志曾随手拿出一篇其他学者撰写的论文,钱学森通览一遍后提出“论文的结果有歧义”。几经推敲计算,王永志发现钱学森说得“一针见血”。“雄厚的基础,高超的学问,也许只能用‘化境’才可形容。”

  一生心系领军人才培养

  “就在钱老去世前几天,他还不住地向儿子钱永刚教授询问‘钱学森力学班’的情况。”作为清华学堂计划“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郑泉水说及此几近哽咽。“力学班需要钱老的呵护啊,没有人能像他这样,对人才培养有如此刻骨铭心的理解。钱老的离开是不可挽回、无法弥补的损失啊!”

  1957年,在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倡导下,清华建立了工程力学研究班,这就是清华力学工程系的前身。研究班对国内力学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008年上半年,郑泉水教授和钱老的博士生、前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两院院士郑哲敏想以“力学班”的模式培育“工程科学领袖”,钱学森即表示非常支持,并愿意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力学班”。今年9月,清华一年级本科生中的29人成为了首届“钱学森力学班”学子,他们将向钱老生前的人才培养目标——“领军级科学家”进发。

  “既拥有雄厚基础,又具备创新能力,可当我们以巨大的热情,试图进一步实践钱老的理念时,他却永远地走了。”郑泉水教授叹息道,精神灯塔熄灭,让后辈“年轻人”怎能不悲哀呢?

  今天我们是最伤心的人

  今天中午时分,29名“钱学森力学班”学子通过短信与电话方式,知道了大师仙逝的消息。“在进大学前,我就知道了这个独一无二的以钱老名字命名的力学班,也将此作为自己的目标。”2009级“力学班”学子娄晶告诉记者,“今天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我们是最伤心的人”。

  虽在清华只上了两个月的课,但娄晶似乎和钱老又走近了很多。“在力学概论课上,朱克勤老师经常会给我们看各种资料和图片,告诉我们钱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对国家的建设所做出的贡献。钱老在科研工作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时间已入夜,但在水木清华BBS上,清华学子久久不愿离去。“校友爷爷,一路走好!”“钱老,默默祝福你!”……成百上千的学子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位70多年前的学长送行。临睡前,张朝晖给记者发来短信——“斯人已去,但前辈的精魂长存!新一代的清华人,又该以怎样的行动,告慰我们远去的大师呢?”

  本报驻京记者王乐(本报北京10月31日专电)

  相关链接钱学森主要成就一览

  ■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的学术著作,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