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长江隧桥 放东滩飞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9:54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讯(记者石琨)上海长江隧桥昨天上午正式建成通车。昨天中午,隧桥工程迎来了前来参观的首批国际贵宾,他们是第21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39位会议成员、演讲嘉宾和市长客人。顺着新建成通车的上海长江隧桥,上海市市长韩正与国际贵宾们赴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参加了“鸟类环志户外活动”,见证上海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展。

  昨天的上海长江江面上空白云朵朵,上海长江大桥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卧江面。站在长江大桥上远眺东方江海交汇的美景,嘉宾们纷纷拿出相机摄下这难忘的一刻。长江隧桥带来的交通便利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仅仅十几分钟后,嘉宾所乘车队就横跨浩荡的长江、抵达了崇明陈家镇。在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别具东滩特色的“鸟类环志”活动给了嘉宾们又一个惊喜。

  据介绍,“鸟类环志”是研究候鸟迁徙的一个重要方法。研究者将印有特殊标记的鸟环或者足旗佩戴在候鸟的腿部,可以通过在其他地点重新捕捉或观察到这些候鸟研究它们的迁徙规律。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环志工作始于1986年,截至目前,保护区已环志鸟类40多种近3万只,证实了崇明东滩在水鸟迁徙过程中独特的“驿站”地位。

  东滩保护区为每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了手工编织的竹篮,在蓝印花布覆盖的篮子里各放着一只黑腹滨鹬。当听说东滩环志的黑腹滨鹬能在美国阿拉斯加观察到时,各国嘉宾们不禁发出一片惊叹声。在放飞现场,来自崇明区陈家镇八滧村的村民金伟国成了大家竞相合影的对象。今年50岁的金伟国吹得一口好竹哨,能模拟30多种鸟类的叫声,为保护区捕获候鸟从事环志工作已经多年。

  傍晚时分,一阵阵芦苇浪在风中起伏,远处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缓缓旋转。韩正与嘉宾们一起将数十只黑腹滨鹬从竹篮里放飞,“扑腾扑腾”,这些黑腹滨鹬或高或低地消失在东滩的暮色和芦苇丛中。汇丰集团主席史帝芬·葛霖告诉记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全球性的重要课题,上海市对此也一直高度重视,在这次的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相信大家将对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行讨论。

  副市长唐登杰出席活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