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蚁族》(20)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10:42  深圳晚报

  

《蚁族》(20)

  上期回放:

  从五点半到九点,李鑫平经历了由白日的辛苦到黑夜的安静,由喧嚣的闹市到尘土飞扬的村里栖息的过程。

  保险公司每个月都有任务指标,达不到的员工要降级。很多人都没有熬完前三个月,就从公司“跑了”,因此这个行业有90%的流失率。

  李鑫平坚持了下来。试用业务员、正式业务员、业务主任、业务经理一级、业务经理二级、高级经理一级、高级经理二级、区域总监、区域副总经理、区域总经理,这一级一级的阶梯让他苦苦奋斗。从试用业务员,到正式业务员,再到业务主任,他用了整整九个月。有比他快的,半年就升到业务经理一级;也有慢的,一年多,还只是试用业务员,每月拿1500元的底薪过活。

  每天必上的课程,是八点半开始到十点半的大早会。所有的业务员聚集在大厅里。他们交流业务,分享经验。之后是四十分钟各个部门的培训。这样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在早会里,李鑫平总能学到东西——如何与人沟通打交道,了解经济走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他给自己制定目标,对之前的工作进行总结。他期盼着每天的进步。

  下午,是业务时间。刚来保险公司的时候,他每天打电话推销。一百块钱买一万个全球通的电话号码。“那时候可苦了”,一天四五百个电话,小灵通从来没有停过。

  公司每天都有一个小榜,每个人每天做了什么都挂在上面,达到标准才能回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看到别人的工作量,脑海中又浮起墙上的海报,业绩排行,一层的名人墙,李鑫平总会感到压力。

  这三年,他要学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在保险公司,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会学到“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怎么把客户搞定。

  现在他已经不需要自己亲自打电话来推销了,作为业务主任,他有两个助理专门打电话。他要做的,就是和有意向的客户进行深一步的交流,为他们制作合适的保险计划,会见客户,出单签保险合同。

  和客户的谈判在他看来,是充满未知的,是刺激有趣的,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电话另一端的,是什么人”。

  至于能不能谈成,要看相互的感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有一次他去西单的中行总行,客户是四十多岁的白领,拿了她那张名片,走出去都不一样。“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很好。真的,有些有钱人,素质就是很高。”可惜这单他没有谈成,因为第二次再见面的时候,他以要签单的心态去,被理性的银行人看出他的着急,于是黄了。

  李鑫平还谈过一个特别有钱的客户,开的是宝马,有三套房产。后来没有谈成,客户说,做个三千块钱的吧,看你们整天在外面跑啊,也挺辛苦的。李鑫平说,当时他的脸刷一下就拉下了,很不高兴。“我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也希望你买我的保险,但我不愿意因为被可怜才做出业绩。”他认识一个二十二岁的小伙子,十二岁死了妈妈,十七岁出来闯荡,从学徒到现在的大厨,“都是一步一步努力奋斗过来的,不需要被别人可怜”。

  他有个同事,和一个北京的暴发户谈。暴发户特别喜欢拍桌子,后来同事也把西服一脱,跟着拍桌子。这样,单子才顺利地签成。

  客户是陌生的,但是那些从小处来的哥儿们,让李鑫平觉得,总有坚实的靠山,让他觉得安心、快乐。

  2007年过年回家,早上五点还没到,天还没有亮,就有哥们儿开着车到车站接他吃饭了。本来和家里人说好20号左右回家,却在哥儿们那儿呆到25号。真回家时,又是一大帮人跟着他回去。只要是在哥儿们的地盘,他住宾馆,吃香的喝辣的,从来都不需要自己花钱。

  他的高中同学,家里都比较有钱。有困难的时候,李鑫平不愿意向家里人开口,一个电话直接打到哥儿们那里,只要说“在几号几点之前,把多少钱打到账上”,他的燃眉之急就能解决。就算那时他们手上没钱,借了钱也会打到李鑫平的账上。

  但即便哥儿们比他有钱,关系铁,他借了钱之后总是要还上。

  哥儿们来北京,他也尽了地主之谊——五个人来玩,他花了六千,这么十几天的工夫,他半年的积蓄都花出去了。

  今年过年的时候回去,李鑫平发现那帮朋友们变化很大。

  以前都是在一起讨论吃的玩的,现在问的都是有什么打算,想要干什么。他们抽的香烟也不一样,原来是十块钱的芙蓉红,现在都是中华。而他,现在每天的花费,或许还抵不上一包中华。

  下期预告:

  在北京,这个在社会学上被命名为“新失业群体”,开始越来越庞大,并且在北京的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个群落。唐家岭就是其中一个。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