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理性应对甲流第二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2:10  汉网-武汉晚报

  李妍职员

  如果不是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等地方的聚集性暴发,并在一月内出现了几起死亡病例,也许很多人都已经快忘记甲流感了。卫生部专家表示,我国流感疫情已经提前开始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上升期,流行周期将持续到明年3月份。(11月1日新华社)

  “80%的流感病例均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流行规模和强度将明显高于往年”,这些最新的甲流监测字句正告诉我们,现在的甲流防控已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急状态。面对新一轮的甲流疫情,不少人显然将希望都寄托在了甲流疫苗身上——“保护率超过85%”,“疫苗安全性良好”——这样的数据和临床结论,似乎足以让人们对接种甲流疫苗防控流感满怀信心。而最新的甲流疫苗产能报告却让这种期冀难言乐观:到明年一季度,我国已有的8家疫苗生产企业才可生产1亿人份的流感疫苗。且不说从目前到明年一季度其中跨时之长,就算只供应亟须接种的重点人群,也有3.9亿人之多,这些人尚不能一一满足,遑论全国13亿人口之巨。

  到目前为止,通过疫苗接种进行甲流防控,只能作为甲流防治的一种补充。在甲流疫情传播已呈现社区化、群聚化的当下,作为时时生存于社区公共交流之中的我们,更多的,也许还是要重新回归到甲流防控的常识阶段,从自我保护的常识做起。比如应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商家、学校少组织群聚活动;再比如,个人要勤洗手、注意室内通风、加强身体锻炼、平衡膳食等,甚至一旦自身发现了流感病情,应及时就医,做到从自我病情到社区传染的双重防治。

  这些老生常谈,不止是简单的字句重复。回归与践行常识,恰恰是对自我生命乃至对他人安全的重要防护。特别对那些身处中西部或者中小城市,医疗条件、防控能力相对薄弱的地区来说,做好公众乃至社会机构的甲流常识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