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供热应急预案遭遇寒流考验 兰州市提前供暖首日 逾七成热站未供暖市民喊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2:49  兰州晨报

  

供热应急预案遭遇寒流考验
去年12月份,国电兰州热电厂(原二热)因1号锅炉结焦而被迫停暖抢修,城关区居民喊冷声一片。本报往日报道

  气温骤降,兰州市政府启动了“城市供热应急预案”,可事实上却是七成以上的供热站无法实现提前供暖,大多数供热站手忙脚乱,在寒风中市民听到了一个温暖的消息,却盼来了冰凉的现实。这个“城市供热应急预案”究竟是怎样应急的?能否经得起这场寒流的考验?

  寒流袭来 兰州启动供热应急预案

  10月30日,接兰州中心气象台预报:受新疆冷空气东移南压影响,兰州市从今天开始出现降温、刮风天气过程,预计未来三天兰州市气温较低,夜间最低温度将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其中11月1日、2日兰州市最低气温将降到-2℃左右。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同意从11月1日启动兰州市城市供热应急预案,正式为居民供暖。希望各供热单位积极响应,抓紧准备,点火温炉,以最快速度为居民供热。

  启动“应急预案”后,兰州市供热管理办公室于10月30日夜,向市内各大供热站电话通知提前供热,并于10月31日起兵分三路奔赴各大供热站检查供热情况。11月1日,热管办的所有机关干部依然奔走在市内各大供热站之间。

  市民失望 逾七成供热站未提前供热

  应急预案启动后,广大市民看到政府为了市民的冷暖而提前供热,心里倍感温暖。“这是政府今冬为市民办的一件实事。”10月31日,市民刘先生看到报纸后向本报记者说。但是提前供热的消息发出后,11月1日上午不少市民打进本报热线96555反映:“家里依然冷冰冰!提前供热咋成了一句空话?”

  当日上午,本报供热投诉热线96555一时大热,包括金港城金福花园的住户陈先生、安宁电力小区的宋先生、嘉峪关西路城市学院东校区的张先生、团结新村82号中石油家属院的王女士、东岗东路1431号劳动厅家属院的刘先生、定西南路151号省科学院家属院的邓先生……百余市民打进电话反映家中暖气依然冰凉。经记者粗略统计,市民反映没有供热的供热站占了兰州市所有集中联片供热站的70%以上。

  “二热”爆管 联片供热时间尚难确定

  10月31日晚8时至11月1日晚8时,记者拨打了兰州城区几十家供热站的值班电话,结果已经按时供热的供热站“凤毛麟角”。而供热面积最大、在今年供热工作会议上被评为2008年供热先进单位称号的兰州市热力总公司,却也没有能够实现11月1日提前供热。

  11月1日,记者再次拨打兰州市热力总公司值班电话8669318时,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1日晨“二热”电厂总管出现爆管,“二热”联片供暖的时间不能确定,要根据管网的抢修情况来定。据了解,“二热”电厂和兰州市热力总公司原定于10月31日开始注水,11月1日进行打压,11月1日晚间升温预热,结果是“二热”电厂总管出现爆管又将延迟供暖时间。当晚,就“二热”电厂出现爆管的情况记者在询问兰州市热管办供热管理科时,一位负责人表示他还没有接到通知。

  提前供暖 供热站称“根本来不及”

  天气降温了,兰州市政府启动了“城市供热应急预案”,可是结果却是七成以上的供热站无法实现提前供暖,大多数供热站手忙脚乱。

  经记者调查,没有能够提前供热的原因是,许多供热站按照11月5日供热的时间安排了温炉、注水、试压的这一过程,而仅“温炉”这项工作至少需要2-3天,进行过维修的锅炉则需要一周左右。

  其次,注水、试压、升温过程,需要选择市民在家的时间段,否则会造成室内跑水等事故。另外,不少供热站的员工是季节性的临时工,许多员工还没有到位。“我是10月27日开始温炉的,这么早温炉在供热工作会议上还被同行视为笑料,没想到正撞上提前供热,所以我们供热站侥幸在11月1日零时实现了达标供热。如果按照11月5日来准备供热,根本来不及,光温炉子就要3天时间,如果一下子提高温度就会出现事故或损坏锅炉。”安宁吊场供热站的王汝国经理如是说。“就是家里生个小煤炉也要把炉子里的泥烘干,何况是供热10万平方米的锅炉,天气可以一下变冷,锅炉却要慢慢升温。”一供热站站长无奈地说。

  内容空洞 供热应急预案很难“应急”

  “我觉得兰州市这次启动的供热应急预案有点空洞,像这样的情况一旦寒流袭来根本无法应急。提前供热不是一声令下就能完成的,不是空口启动一个应急预案就能让市民家中变暖的,需要更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得力措施才行,根据现实来看,兰州的天气和节气状况最好还是在11月1日就供热,推迟5天就像是和天气“玩赌博”,天气好就赌赢了,一旦天气巨变寒流突袭,‘应急预案’不奏效,就会输得一塌糊涂。”一位业内专家这样认为。

  兰州城市供热应急预案具体是什么内容,就此兰州市城管办供热管理科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应急预案”目前正在印刷,过几天会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石玉龙 实习生 王瑞娜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