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情驻东风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2:50  兰州晨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少将——“钱老离世是中国航天一大损失!

  本报讯(首席记者 齐兴福)巨星陨落,大漠悲戚。连日来,钱学森先生生前曾倾注大量心血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1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少将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钱老的离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大损失。”

  “我是昨天早上从网上得知钱老去世的消息,感到十分震惊,十分悲恸。”崔吉俊少将称,钱老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开创者,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他的离世,对于我国的航天事业是一大损失。

  崔吉俊说,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与发展,钱老倾注了太多的关注、关心、支持与帮助。发射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将永远缅怀钱老的丰功伟绩,继承钱老开创的事业,把我国的航天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告慰钱老英灵。

  东风电视台《谁与问天》总编导聂少勇——东风城烙下钱老青春足迹

  2008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50周年之际,东风电视台独立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谁与问天》在央视10套播出,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

  “钱老对我们酒泉发射中心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发射中心的土地上留下了他青春的足迹。”11月1日,酒泉发射中心东风广播电视局原负责人、大型纪录片《谁与问天》总编导聂少勇这样对记者说。

  聂少勇称,在《谁与问天》节目的采访中,提及钱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生活,许多的受访者都感慨万千,钱老的秘书——涂元季少将(文职)更是情难自抑。在采访中,涂元季少将深情地讲述了钱老当年在十号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别称)的生活点滴。

  置身戈壁,几个月不给家写信

  “两弹”发射期间,是钱学森在十号基地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他置身浩瀚的戈壁,一呆就是好几个月。由于当时的通信不便,加上保密的原因,他一直没有给家里写信。因担心钱学森的安危,妻子蒋英找到了钱学森单位的领导询问:“钱学森到哪去啊,他还要不要这个家,怎么好几个月,一点信都没有?”单位领导一听,赶紧解释说,钱学森正在前面执行任务,“他是没工夫跟你打电话呀”。蒋英一听,才放了心。

  两筒罐头,分给大家吃

  有一次,钱学森去十号基地的一个“点号”(小的工作站)协调事务。协调完后,赶到十号基地吃饭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当时就在那个小点上吃饭。

  那时是上世纪60年代初,挺困难的,饭前,点上的人为了照顾钱老塞了两筒猪肉罐头给警卫员,让钱老加强一点营养。吃饭时,钱老说,把那个罐头倒在大锅大家一块吃吧。结果就是白菜土豆加上猪肉罐头。

  两弹对接,和战士们在一起

  涂元季说,当时进行导弹对接原子弹结合实验,这种对接在世界上从来没这么做过,也没有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这么做过。钱老的日记里面曾将此称为“史无前例”,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在对接的100多分钟里,为了稳定战士的心理,钱学森一直和战士们在一起,直至最后一期撤离。

  “钱老后来跟我说过,他说我是一个科学家。这对接在科学上应该是成熟的,我相信科学。”涂元季说。

  本报首席记者 齐兴福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