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她踮起脚尖站上全国大会讲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2:59  扬子晚报

  她曾经是一名下岗女工,现在是“小巷总理”——社区主任,43岁的中年女子,身高只有1.53米。在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整个大会做发言和发表讲话的只有3个人,除国家主席胡锦涛之外,其他两人中一个就是她——周晓红,南京建邺区的一名普通社区主任。从对民族知识、民族工作一无所知,到成为社区少数民族群众的“贴心人”,成为全国表彰的模范,看似柔弱的她身上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国庆北京领奖、观礼之行发生了什么搞笑“小插曲”?社区里流传着关于她的什么传奇故事?

  >>演讲趣事

  个子太矮,踮脚尖演讲了8分多钟

  今年9月29日,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这次江苏省共有10名先进个人、11个先进集体受表彰。其中周晓红是全省3名赴京参加表彰的模范先进个人之一,并代表全国所有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在大会上发言,还受邀参加国庆天安门观礼。

  “你不知道,我这身高简直是我的‘耻辱’啊!”快人快语的周晓红跟记者打趣道。原来9月28日晚,所有代表都入住北京京西宾馆,29日凌晨突然接到彩排通知,让她火速站上演讲台试讲,她发现台子对她来说实在太高了,而且台上还摆着一簇20厘米高的鲜花。“我对负责人说,我有一个最大的担心,就是我往那儿一站,下面看不到台上的人。”负责人站到观众席上一看,果然,只看到她露出的一小块头顶!怎么办呢?胡主席在大会上要发表讲话,演讲台的高度不能随便换。而且,周晓红发言后紧跟着就是胡主席上台讲话,因此也不能垫板凳。买高跟鞋?京西宾馆已戒严,看着自己仅三四厘米高的高跟鞋,她有些懊恼。“那就踮起脚尖呗!”聪明的周晓红想出好点子。

  那阵子她刚好犯了咽炎,平时吃8颗黄氏响声丸的,临睡前特意吃了16颗,对自己说明天嗓子一定要亮。早晨6点不到她就起床了,可能是太激动了没休息好,嗓子有点哑,便对着镜子唱《青藏高原》,唱着唱着声音就出来了。正式登台发言时,她一直踮着脚,持续了8分多钟,体验了一回跳芭蕾舞的感觉。“踮着脚,人一下子就拔高了,我很满意,因为10排以后能看到我。”周晓红笑着告诉记者。

  蓝色外套,黄色丝巾,周晓红发言时的着装色彩相当鲜艳,庄重又不失女人味。“这衣服料子才十几块钱,手工费50块,就在社区小服装店里订做的。这丝巾就更便宜了,3块钱一条。从夫子庙批发的,家里有十几条呢。”听到记者的赞许,她得意地笑了,虽然便宜,但这身穿着可是花费了周晓红不少心思,还带有“南京特色”,结果非常出彩。不过观礼时她穿的大红色外套可是花了血本的,她开玩笑说结婚时都没穿大红色的衣服,为了参加这次观礼,特意订做,花了一千多块钱。

  周晓红拿出了一张所有参会代表与主席等领导人的合影,800人的长卷,着实壮观,记者从密密麻麻的人头中寻找她的脸,最后在右边偏角落找到了她。“本来我可以站到中间靠主席近一点的,需要提前两小时来排队,但是因为拍完照就要立刻从右边小门出去准备发言,我怕时间来不及只好选了边上的位置。”周晓红略带遗憾地说。“不过主席跟我们每个人都握了手,主席的手很温暖。”回忆起那一刻,她至今很激动。

  >>社区管理

  诚恳相待,化解不少社区民族间矛盾

  当社区主任之前,周晓红是企业里的一名检验员,2000年单位改制,她下岗了。看到电线杆上贴着一张招聘社区主任的启事,她想:“社区主任还不容易当啊?不就是调解调解,发发老鼠药嘛!”当上了兴达社区的主任后,她才算尝到了这份工作的真滋味,“都说‘社区主任要有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我发现这些还不够,还要有主持人的风度,教授的学问,市长的精神,老百姓才服你!”

  2005年2月,她被调到南苑街道健园社区做主任,“我调到这个社区的第一天,在社区绕了几圈,看到环境脏乱差,心里凉了一大截。更要命的是,这里邻里关系紧张,居民间矛盾纠纷多。就在当天,有位老住户要找我‘谈谈心’,那哪是什么谈心,句句都是对社区的不满,对干部的不信任。”

  “服务周到细致,群众自然就会信任你。”周晓红认定了这个理,开始不动声色走家串户,掌握第一手资料,谁知调查结果让她吓了一跳!这个社区生活着回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撒拉族、东乡族、畲族、壮族等14个少数民族族别的300多户、800多人,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十分罕见。少数民族群众经常讲到“刀口”、“主麻”等词语,这些她都听不懂,一下子蒙了。“不懂就学!”为了和少数民族群众交朋友,她找来资料学习,主动向人求教。

  “民族问题无小事”,没多久,周晓红便把自己“逼”成了一支反应灵敏的民族工作“温度计”。一天,社区服务中心来了一位回族居民,要求替去世的父亲办理死亡证明,开具证明后,办事人员好心地叮嘱了一句:“同志,请办完丧事后把令尊骨灰盒安放地点告诉我们。”谁知,这下可捅了大娄子,对于信奉伊斯兰教且崇尚土葬的回民来说,这句无心的话语不啻于一种侮辱。周晓红立刻意识到,一场民族纠纷或许一触即发,赶忙上前道歉:“对不起,对不起,都怪我们说话不注意,我们赔礼道歉。”对方见社区工作人员的态度诚恳,又不是故意的,也就宽容以待了。

  还有一次,回民老大爷余耀东与他开餐馆的邻居发生了冲突,原因是餐馆老板在靠近余大爷窗户的墙上打了一个排烟孔。余大爷对餐馆老板说:你们油烟中有猪油味,严重侵犯了我的生活。而餐馆老板毫不相让,认为影响并不大,不愿堵。周晓红闻讯赶到现场,把餐馆老板请到一边,苦口婆心地说服,希望他能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终于感化了餐馆老板,他便主动花钱买来水泥,把排烟孔堵上了。

  如何让更多少数民族居民融进社区大家庭之中?周晓红在“活动”上动足了脑筋。她将平时爱好乐器的居民组成了民乐队,把唱歌好的居民组成合唱团,把爱好穿着打扮的组成时装队。截至目前,这支“民族之家”艺术团已承办各种大型演出十多场,去年还为汶川地震赈灾义演,募得善款20多万元。

  周晓红雷人话语

  “都说‘社区主任要有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我发现这些还不够,还要有主持人的风度,教授的学问,市长的精神,老百姓才服你!”

  “老百姓来找我,就是信任我,说不定他这一辈子就找我这么一次,我如果不帮他,就辜负了他。只要有百姓来找我办事,我就不会下班。”

  >>家人理解

  送折叠床,当作生日礼物

  在社区工作,人员结构复杂,文化层次高低不齐,周晓红受到误解和委屈的事也不少。一次,一个少数民族的职工下岗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失去了工作,心情可想而知。他怒气冲冲来到社区要办低保,但因条件不符合不能办。可是,他没来得及听周晓红做工作,就对她大打出手,当时办公室只有她一个人,头发被揪掉,手臂受伤被缝了7针。

  虽然自己被打,周晓红还忙着宽慰对方:“你的困难我们一定想法解决,可以一起寻找新的工作,解决子女上学费用问题。”听到血流满面的周晓红这么说,这个居民真感到惭愧。现在,在周晓红的帮扶下,他终于自食其力了。“这样的事,我不知遇到过多少回了。”周晓红淡然地说。

  “老百姓来找我,就是信任我,说不定他这一辈子就找我这么一次,我如果不帮他,就辜负了他。只要有百姓来找我办事,我就不会下班。”周晓红说。“去年高考三天,女儿让我请假陪陪她,结果我没做到,她中午吃的是方便面。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涩。”40岁生日那天,丈夫送了她一件生日礼物——折叠床,说“这样你可以随时睡在社区”。“我很喜欢这个工作,有时候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她感慨道。

  通讯员 钱年华 林厚彬 解菁

  实习生 许丹

  本报记者 徐兢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