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唇枪舌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3:14  南方都市报

  经济发展喜洋洋,环境保护灰太郎?

  网友抛砖问污染,省环保厅副厅长回应

  双转移过程中如何避免污染的转移?在昨日的论坛上,不少网友对此问题表现得忧心忡忡,向在座的政府官员抛出了疑问。

  来自佛山的网友“佛山禅师”说:“双转移中要有两个注意:一是对于发达地区企业向落后地区企业转移,注意不要将污染转移出去;二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要注意避免造成发达地区的人口爆炸和治安恶化!”

  广东省环保厅副厅长陈光荣回应了网友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陈光荣说,省委提出了双转移是符合广东的实际情况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何避免污染转移,这也是环保部门最关心的问题。

  “广东经济发展的寒冬已经过去了,但我个人认为发展的春天还没到,”陈光荣说,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避免“经济发展喜洋洋,环境保护灰太郎”的现象。

  未来30年,珠三角命运核心是什么?

  金心异、许兆然、呙中校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未来30年,珠三角的命运核心是什么?轨道交通网络、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二氧化碳?几位网友就此进行了PK,舌战异常激烈。

  金心异:轨道交通网络

  争议起源于珠三角独立政经评论员、知名网友金心异的主题发言,题为《高速路轨道交通网络是珠三角的命运工程》。他说,在金融危机之前,支撑珠三角发展的是大海港和高速公路网络,可以称为2 .0时代,因为这与制造业紧密相连。

  “接下来,就应该进入3.0时代了,就是航空网和高速轨道交通网,这一点在欧洲、北美表现非常明显,国内在北京、上海等地也已先走一步,广州这方面已经有一点落后了。如果在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地铁网络再落后的话,广东根本无法跟长三角和环渤海媲美。”金心异说。

  许兆然: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金心异的观点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很快就遭到了广州百城科技集团总裁许兆然博士的质疑:“三十年前我们修了公路和港口,现在要修高速铁路和机场,那三十年后我们该修什么?如果什么都没得修了,我们是否就没得发展了?”

  许兆然还认为,未来三十年广东的问题,不再是高速公路和港口带来5万亿元G D P的问题了,在珠三角一体化中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中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呙中校:二氧化碳

  面对质疑,金心异仍然坚持己见,此时,《深圳,你被谁所抛弃》的作者呙中校站出来说:“三十年后无论是空港、海港,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二氧化碳,哪个地方生态最好,最适宜人居住,大家都会愿意去。因为三十年后的基础建设,估计我们会跟美国差不多了,非洲也慢慢赶上来了,所以关键是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话音未落,掌声一片。

  “老姚“小许”拍砖“生存法则”:

  金融危机到底是危还是机

  金融危机是危还是机?在过去的这个寒冬广东企业家有着怎样的生存法则?昨日上午,这个话题引得网友一番热议,不同意见者更是狠狠地拍了一“砖”。

  “危机提供了反思的机会”

  来自广州大学的年轻网民“老姚”提出,议题提“生存”并不合适,“我感觉广东改革开放积累了经济发展的能量,广东改革开放的创新灵魂没有丢失,这次金融危机也不会打垮我们的经济,我认为应该是开创更新的论坛,而不是生存的法则。”

  老姚说,广东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发展也有很多的问题,过度依赖于外贸和三来一补,对土地的浪费严重,发展模式是粗放型的。金融危机带给了我们反思,因此金融危机是好的事情。

  “首先要学会如何降低成本”

  这番见解马上引起了有着10多年做企业经验的广州百成科技集团总裁许兆然的反对。自称“小许”的许兆然说,广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外贸,今年第三季度广东外贸继续下滑30%这是事实,我们不能回避,现在很多三来一补的企业已经搬掉了。

  许兆然说,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赚钱的产品有7个环节,三来一补的公司10元只赚1元钱,如果10元都能赚回来才会赢。”理论本身非常正确,但实际上却是误导人,事实上现在的状况是,企业如果和美国人签订了2000万美金的订单,只需要雇佣两三个人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但假如把这2000万美元的产品卖给中国人则需要200人,而且可能一年也卖不出去,企业要专注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那一块,首先要学会如何降低成本。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