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见义勇为 精神无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4:05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记者张兴旺 罗序文 刘胜萍 李先宏

  荆州“10·24”英雄群体寒江救人的壮举,使人们想起了27年前的一场大讨论。1982年,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学生张华,在公共厕所粪池内抢救69岁的掏粪工人魏志德时,不幸被沼气熏倒,在粪池中光荣牺牲,年仅24岁。张华的英雄行为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值不值”的大讨论。

  现在,荆州英雄群体因营救2名落水少年而有3名大学生牺牲,也再次让人们想到了这个沉重的话题。

  事发后,有人责怪2名小孩太调皮,导致3名大学生牺牲;也有一些好心人叹息:“大学生不会游泳,如果等有经验的人赶来施救就好了!”

  尽管有一些惋惜,但三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壮举却无需争辩!

  我们知道,见义勇为行为发生的背景,无一不是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无一不是生命受到极其严重的挑战而危在旦夕,无一不是英雄的热血情怀所致。在那短暂时间里,根本没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否则,生命将会逝去,壮举不会发生。

  对于这个话题,荆州宝塔湾冬泳队员韩德忠,用自己的行动作了一个很好的解读:2005年元月,江水刺骨,当时韩德忠在宝塔湾游玩,看到一个女生不慎滑入江中,身着大衣的他来不及脱衣就跳入江中,救起了那位女生。

  对自己不脱衣跳入江水救人的危险后果,韩德忠非常清楚,可当时的情形容不得他细想,“否则那位女生就没命了”。“如果事前我们还想这想那,贪生怕死,我们每年就不会救那么多的人。”韩德忠介绍,他们冬泳队每年在宝塔湾至少要救起30多人,6年来,已经救了100多人。

  正是因为有像宝塔湾冬泳队这样的群体具有奋不顾身的精神,这个危险的地方才减少很多的悲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惹不起躲得起”等等,这是如今一些家长对孩子为人处世的“要求”;这样的“教育”,往往束缚了孩子的正义行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孩子们只能忍气吞声;当需要挺身而出时,他们又畏首畏尾。因而在某些地方,当看到有人落水,围观看热闹的人很多,却没有人见义勇为,甚至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离去。因此有人说:“荆州‘10·24’英雄群体挽救的不仅仅是生命,而是人们心中日渐淡化的传统美德。”

  一位网友看到荆州“10·24”英雄群体的事迹后,留下了这样一段话:“人一生,平安是福,终老是荣,但只有个人的分量,只有一家的幸福;荆州三位大学生的牺牲,足以和泰山比重;三位年轻人的付出,足以让全社会分享荣光;三位英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精神无价!”

  荆州18英雄群体的壮举,不仅唤醒了社会的良知,而且凝聚了社会的力量,让人们深深感到传统美德永不磨灭的生命力。

  “18人梯”感动神州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