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岗厦拆迁“造富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4: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岗厦拆迁“造富神话”
废墟的墙上贴满了出租信息。
岗厦拆迁“造富神话”
岗厦村里一个鞋铺已经人去楼空,墙上留下了“再见岗厦”的字样。
岗厦拆迁“造富神话”
拆迁过半的岗厦,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店铺还在维持经营。
岗厦拆迁“造富神话”
岗厦村已拆迁大半。

  天价拆迁补偿 570房东一夜成千万、亿万富翁 专家表示:拆迁需找到合理补偿边界 警惕新的不公平

  今日关键词岗厦拆迁

  文/记者 阮晓光、高靖、柯学东

  图/记者 骆昌威、轩慧

  今年2月,岗厦河园片区改造的拆迁大幕正式拉开,截至目前,旧村的拆迁工作已经完成了近八成。岗厦村的改造正在创造着一个新的“神话”,这并不是由于它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而是一夜之间,其570栋楼房房东变身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按照最新拆迁补偿标准,住宅公寓可获得每平方米1.28万元、商业物业每平方米则可获得2.38万元的“天价补偿”,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坐拥千余平方米房产的原住民将可成为千万富翁,少数在村内拥有更多房产的“名门望族”则有望成为亿万富翁。

  每月仅租金,文先生全家便可进账约5万元,而其余的村民家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当年的“番薯村”如今的“富豪村”

  穿着粉红色的衬衣,戴着一款流线型黑色墨镜,看上去派头十足。记者在岗厦村采访时,遇见了前来收租的原住民文先生。不过对于他来说,这很可能是收到的最后一笔租金。

  如今,文家楼房的四周机器轰鸣声、尘土飞扬,外墙上的门窗已经被拆走,屋内一片狼藉。虽然形如危房,但里面仍旧住着几名租客。记者从他那里了解到,虽然从今年4月起岗厦河园片区拆迁启动,但少数房东仍然坚持不走,低价放租。

  文先生自豪地告诉记者, 文姓是岗厦村最大的姓氏,岗厦村的始祖文萃正是文天祥堂兄文天瑞的第五代子孙。680多年前,文天祥组织的文家义军兵败后流落岗厦定居。然而,对于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文先生的回忆里也不尽是辉煌。

  “上世纪80年代,这里只是一块贫瘠的土地,村里的人靠着从地里挖出一些番薯,到海边渔村去换点海鲜改善生活。”文先生说,“岗厦也由此被称‘番薯村’,日子不好过远近闻名。”

  随着深圳的开发,内地淘金者蜂拥而至,位于福田中心位置的岗厦村逐渐成为外来人居住的首选,租金也水涨船高。“村民们逐渐发现,建房出租远比种粮赚钱,于是都在自家的土地上翻建楼房,而且一栋比一栋高。”

  记者在文家看到,其楼房就像是一个正方体,各面分别有3扇窗户,七层楼房共被分割成45个房间。据其介绍,每月仅租金,他们全家便可进账约5万元,而其余的村民家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往昔的“番薯村”早已变成富人集聚的“宝地”。

  2003年,文家索性搬离了岗厦,在市区另外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他现在回到村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收租。

  拆迁、违建、补偿:三者的艰难博弈

  岗厦村的改造规模与难度创下深圳之最,并成为全国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在岗厦河园片区1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一共有570栋楼房,但生活着近7万人。“握手楼”之间过道狭窄,两旁满是店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村,而村中绝大多数楼房就是在近10年间迅速建起和“长高”的。

  文先生告诉记者,早在1998年,当听闻深圳市政府有意对岗厦河园片区进行全面改造时,村里的居民们并没有“静待”政策落实,而是家家“大兴土木”。“能扩大的尽量扩大,能加高的尽量加高,村里在那几年迎来了抢建风潮。”

  城中村拆迁似乎总是块难啃的骨头。深圳市政府随后在与当地原住民的谈判和博弈异常艰难,岗厦河园片区改造陷入全面停滞。这一等便是8年。

  2006年7月,深圳福田区政府正式推动岗厦河园片区的整体改造。此时,政府部门发现,8年停滞让原本阻力重重的岗厦改造变得积重难返:岗厦村的改造规模与难度创下深圳之最,并成为全国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经过多轮磋商后,岗厦村改造的拆迁补偿方案终于在今年“尘埃落定”。记者了解到,以前改造方案拆迁返还补偿标准只有一种选择,而现在则共有两个标准、三种模式、六种选择。两种标准分别是按面积划分和按层数划分:480平方米以内按1∶1补住宅,超过480平方米按1∶0.88补公寓;首层按1∶0.9补偿商业物业,二层以上按1∶0.9补住宅或公寓。

  而根据新方案,可以选择全部实物补偿、全部货币补偿以及实物和货币补偿相结合。 如果选择货币补偿,住宅公寓可获得每平方米1.28万元的补偿,商业物业每平方米则可获得2.38万元的补偿。

  拆迁将造就千万富豪甚至亿万富翁

  按照文先生的话来说,只要愿意签补偿协议,岗厦普通村民家立即会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村内的名门望族,补偿额过亿也不无可能。

  文先生告诉记者,按照新的标准,他们家可以获得2000多万元的补偿,而他们家房产面积在村里只能算作是中等水平。按照文先生的话来说,只要愿意签补偿协议,岗厦普通村民家立即会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村内的名门望族,补偿额过亿元也不是不可能的。

  文先生还向记者透露,十多年前便有“眼光好”的非岗厦原村民买下一栋楼,当时看似价格不菲,如今却是一本万利。

  根据金地大百汇的调查,在所有岗厦村民中,房屋面积最大的一个家族拥有约6000多平方米房产。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家族在改造后,将拥有过亿元资产。

  “这个拆迁补偿标准已经相当高了,一般的拆赔比为1∶0.8左右。”岗厦河园片区项目负责人金地集团胡卫明向记者介绍。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原住民仍不满意,甘当“钉子户”,反而低价出租给少数租客,以致拆迁停滞数月。

  在现场,一位拆迁工人愤愤不平地告诉记者,“尽管有的楼房已经开始拆卸,但由于有人居住,无法动工,还牵连到其他相邻楼房的拆迁也无法进行,虽然已经停工几个月了,原住民们根本不急。”

  一位开发商表示,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开发商都是市场化运作的企业,高额拆迁和过渡补偿费已使企业负担较重,过高的补偿期望值让开发商感到有心无力。

  碰撞

  拆迁致富纵容了违建?

  对于深圳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岗厦河园片区拆迁只是深圳城中村改造的缩影,但是其高额补偿标准的“造富”效应却引来了一片唏嘘。有专家担心,拆迁获补成致富捷径,容易引人效仿和投机,助长违建之风。

  深圳规划设计中心向文阔工程师向记者介绍,出于对高额补偿的追逐,违建往往与拆迁赛跑,仅1999年深圳全市新建超过10万栋违法私房和厂房。

  广东东方金源律师事务所金焰律师也向记者表示,岗厦存在大量违建建筑,但如果同样获得了赔偿,而且补偿标准较高,这也无形中纵容了违建。

  “这是对其他遵纪守法市民的不负责任。”金焰说,“政府以低价将这块地转让给了开发商,而开发商必然会把补偿的成本转嫁给购房的市民,最终为这次改造埋单的还是老百姓。”

  滋生了新的不公平?

  那么,千万元甚至过亿元拆迁补偿是否合理?对于这个问题,深圳社会各界观点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村民们享受祖辈留下来的基业,再正常不过。也有人认为,这块土地之所以价值连城,是因为成千上万的来深建设者确立了整座城市的价值,应该让所有深圳人共享它的发展所带来的收益。

  “有漏洞的地方,总会有硕鼠。”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军教授说,在1999年至2002年那一轮动迁热潮中,不少投机者正是通过同样的方式来骗取补偿。“许多深圳原住民听说要修路修房,就马上种树、修房,甚至一夜间可以架起几层的楼房。”刘军认为,当前城中村改造夹杂着众多历史遗留问题,村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失去了土地,也丧失了安身立命之本。“政府如今承担高昂补偿费实际上是为此前的放任埋单。”

  刘军向记者表示,岗厦拆迁造就亿万富翁,应该从更积极层面予以解读。在他看来,政府和原住民在拆迁问题上利益交锋,关键是找到合理边界。“政府确要提升城市品质,而原住民的私权也受保护,归根到底,缺乏一部法律规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则表示,眼下拆迁补偿日益高涨,必须警惕出现新的不公平。“我国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拆迁暴富则显得有失公平。”

  别了,岗厦旧村

  岗厦河园片区由金田路、深南大道、彩田路和福华三路合围而成,周围高档写字楼林立,其占地面积占到整个中心区面积的9%左右,是深圳CBD内唯一的城中村。2008年由政府主导,总投资近90亿元,对这里的再造正式开始,预计用四五年时间打造一个新岗厦。岗厦旧村正在一步步淡出人们的视野。

  岗厦河园片区

  改造历程

  ●1998年,深圳市政府确定中心区建设区域,提出岗厦河园片区实行“预留天窗”,由此拉开了岗厦河园片区改造工作的序幕。

  ●2006年7月27日,福田区政府与岗厦股份公司、金地大百汇房地产开发公司签署《岗厦河园片区改造项目合作协议》。

  ●2008年8月3日,《岗厦河园片区改造项目合作协议(集体物业部分拆迁补偿补充协议书)》签订。

  ●2008年9月25日,集体物业启动拆除。

  ●2008年12月18日,启动私人物业拆迁补偿签约,至2009年1月16日,共计438栋私房完成签约,签约率达91.25%。

  ●2009年2月17日,私人物业正式开始搬迁,截至目前,已签约房屋清空率为100%,占整个改造片区被拆迁房屋清空率的90%以上。

  ●2009年7月底前,完成旧村被拆迁房屋的拆除工作。

  ●2009年年底,将正式启动项目建设,总投资约90亿元。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