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件地震文物升级“国宝”

  温家宝总理在5·12抗震救灾中使用的喇叭和军用地图、大地震后第一只到达映秀的救援冲锋舟、抗震救灾英雄邱光华机组的《飞行记录》本……昨日下午,专程来蓉鉴定的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专家组成的“全国近现代文物一级品确认专家组”宣布,建川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再次有30件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有关5·12汶川大地震的共10件,是国内首次为地震文物定级。

  邱光华机组《飞行记录》弥足珍贵

  由于是首次对在5·12地震留下的文物进行定级,因此与汶川大地震有关的文物最引人注目。尤其是温家宝总理在5·12抗震救灾中使用的喇叭和军用地图、地震后第一只到达映秀的救援冲锋舟、抗震救灾英雄邱光华的《飞行记录》本等感动了专家。

  据樊建川回忆,在5·12地震发生后,建川博物馆工作人员很快进入重灾区,一方面为灾区群众送去物质,一方面冒着危险收集相关物品,并迅速建设了专门的地震博物馆。10件文物中,尤以邱光华的《飞行记录》本来得极为不易,是樊建川亲自爬到飞机失事的山上,在飞机残骸下找出来的。在专家小心翼翼的翻阅中,记者看到,这本军绿色封皮的《飞行记录》本,边角有被火烧的痕迹,由于被雨水浸泡,部分字迹已经模糊,但扉页上邱光华三个字依稀可见。另外,大地震后第一只到达映秀的救援冲锋舟被建川博物馆收藏后,并在地震博物馆进行现场展示。

  水晶印章 见证对日作战胜利

  在专家宣读和展示的过程中,记者看到,在30件一级文物中,除地震文物外,其余多为抗战文物,尤以与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有关的居多。如中国驻印军新一军第50师师长潘裕昆送给其女潘步南的“征缅纪念”象牙印章;中国驻印军战利品——日军战车履带是中国驻印军新一军第50师在缅北西保战役中击毁日军战车留下的,并在2008年由潘裕昆的女婿晏伟权等在西保郊外寻找到,运回国内后,晏伟权将其捐赠给了建川博物馆。而另一枚刻有“××年秋购于日本”铭文的水晶印章,更是珍贵。其主人廖季威为成都人,1946年与中国驻日占领军先遣人员前往日本,作为战胜国代表担任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中国驻日代表团军事组上校参谋。后来,中国驻日占领军未能成行。1948年9月廖季威回国。这枚印章是近百年来,中国惟一一次以胜利者之姿进驻日本国土的历史见证。

  另外,如1946年黄炎培等人拟写的对时局的三点主张(信纸原件)、与川军抗战有关的《悼长治守城阵亡将士题词集》等文物,也被专家们认为价值特别重大而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建川”还要冲刺“千宝馆”

  下午两点,当全国近现代文物一级品确认专家组组长、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沈庆林在建川博物馆宣布:“经过专家组三天的认真鉴定和评审,建川博物馆送评的186件文物中,其中30件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坐在下面的樊建川立即满脸兴奋。

  樊建川表示,11月中旬,国家博物馆协会将对大邑安仁镇成为“中国博物馆小镇”进行挂牌。建川博物馆将在两年内建到30个主题博物馆,并继续广开文物征集之路,并对馆藏文物进行研究和挖掘,努力成为“千宝馆”。记者 杨方毅 摄影 刘晋川

  ▲资料链接

  ①温家宝总理在5·12抗震救灾中使用的喇叭;

  ②温家宝总理在5·12抗震救灾中使用的军用地图;

  ③5·12汶川大地震后第一只到达映秀的救援冲锋舟;

  ④抗震救灾英雄邱光华的《飞行记录》本;

  ⑤抗震救灾英雄李月的遗物(笔、塑料尺、手套、帽、衣服、皮鞋、口杯、手提包、学习本);

  ⑥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遗物(给连队领导和战友的信、漱口缸、牙刷、一级士官肩章、迷彩服、体恤、胶鞋);

  ⑦5·12汶川大地震15勇士空降茂县用过的降落伞;

  ⑧成空勇士壮行酒碗碎片;

  ⑨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为5·12汶川大地震赈灾募捐签名布;

  ⑩“同心同力重建家园”美国密歇根州华侨签名布。

  被评为国家一级的10件地震文物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