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人“走教”5所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6:00  大众网-大众日报

  □通讯员 胡德民

  记者 李占江 报道

  本报滨州讯 这个学期,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5所学校的1418个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专业音乐美术教师。与其他老师固定在一所学校任教不同,这两人要在该镇5所学校之间“走教”。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小学音美课程的师资难题,但也反映出农村教育面临的无奈。

  两位“走教”老师陈强和王双是滨州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一个学的是美术专业,一个是音乐专业。平时两人住在镇实验学校的教师集体宿舍,每天需要搭车到镇上的各学校授课,一天“走教”一所学校,每到一校,一至四年级的学生集合起来上大课,一周下来,正好教完5所学校。

  “两位老师没来之前,录音机才是孩子们真正的音乐老师,而美术课不过是让孩子们‘ 照着葫芦画个瓢’。”学生家长刘梅告诉记者。“走教”老师的出现使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孩子们接受到了规范的音乐和美术教育,其他非专业的兼课老师通过上观摩课,也学习了不少新的知识和理论。

  由于离“走教”最远的3 所小学有 30 多里路,陈强和王双每天需要搭车往返于各学校。尽管辛苦,每月工资也不过750元,但两人很知足。“工资虽然不高,但能学有所用,看到孩子们每周都期待上自己的课,我感到很知足!”陈强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音美专业大学生来农村小学工作。

  记者了解到,“走教”老师所在的堡集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很难留住人才。镇教委主任付玉波告诉记者,从1998 年到2006年,镇教育基本上就没有补充新鲜血液,直到2007年,每年才有 10多位“三支一扶”教师分到镇上来。

  堡集镇在校中小学生 4735 人,94 个教学班,包括所有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在内,在职教师仅有 288人。这些人中“民转”教师占到75%以上,这部分“民转”教师的年龄大都在 50 岁以上,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美术教育。

  对于聘请2 位专业教师到5所学校“走教”是创新之举的说法,付玉波这样说:“这是目前没有办法的办法,算不上什么创新,咱不能眼瞅着让农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采访中,不少老师和家长呼吁,应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农村现有兼课音美老师进行省市级培训,并制定政策吸引优秀音乐美术专业毕业生来农村任教,解决农村中小学校素质教育面临的人才难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