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视《寻宝》选出淄博“民间国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6:27  淄博新闻网

  

央视《寻宝》选出淄博“民间国宝”

  

央视《寻宝》选出淄博“民间国宝”

  

央视《寻宝》选出淄博“民间国宝”

  

央视《寻宝》选出淄博“民间国宝”

  

央视《寻宝》选出淄博“民间国宝”

  

央视《寻宝》选出淄博“民间国宝”

  晚报讯 (记者沙红翠)昨日下午,由淄博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博山区政府、临淄区政府、淄博日报社承办的大型艺术品鉴定活动——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在淄博广电剧院进行了现场录制,入围的12件作品,经过“斗宝”、专家点评等环节的激烈角逐后,市民贾斌带来的“金代淄博窑黑釉凸白线双耳罐”摘得淄博“民间国宝”的桂冠。

  七分故事三分宝,通过一个宝贝读出一段历史。昨日下午3:00,央视《寻宝》走进淄博节目录制正式开始,整个现场座无虚席。在“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氛围熏陶下,淄博人民对陶瓷、琉璃的热情逐渐升温,而《寻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间长、影响力大、观众忠诚度高的艺术品专题栏目,活动组织国家级权威文博鉴定专家团,通过征集宝物、鉴定宝物、评选宝物等多个环节,发现独具历史渊源的奇珍异宝,为每位持宝人实现藏家的梦想。所以《寻宝》要来淄博的消息一经刊出,就有众多的“民间国宝”汇集而来。

  “央视财经频道《寻宝》走进美丽的淄博,首先有请书画藏品类的藏友登场……”在主持人李佳明的幽默开场中,央视淄博《寻宝》之旅正式开始,首先登场的是书画组的三件作品,分别是清代赵执信楷书韩诗轴、现代李苦禅禅竹荷轴、清代花鸟轴,三件作品一一亮相后,三位藏友开始现场“斗宝”,即给别人的藏品挑毛病。

  “赵执信是地方名家,并没有我所持作品的作者李苦禅有名气,而且作品字小……”二号作品现代李苦禅禅竹荷轴的持有者魏建法首先给一号作品——赵执信的楷书韩诗轴“挑刺”,可一号作品藏友毫无示弱,立刻反驳道:“赵执信,18岁中进士,23岁就担任正考官,是当时著名的诗评家,书法家,可与王渔洋等齐名,名气并不小,这一卷轴共写了将近2000字,可见字已经不算小。”

  三人争论不休,到底谁的藏品名气更大,那还得听专家的。“赵执信书法在清代有一定地位,而且以行书作品常见,小楷更是除了朋友不写的。当年已63岁的他能把小楷写得如火纯青,而且底下还有许世友堂弟许世昌的藏印,所以稀少难得,堪称珍品……”最后,在第一轮的角逐中,清代赵执信楷书韩诗轴胜出,并获得了专家15万到20万的市场估价。

  在随后的比赛中,玉器杂项组、瓷器组、青铜杂项组等三组作品纷纷精彩亮相,经过“斗宝”环节,其中汉代琉璃剑饰,金代淄博窑黑釉凸白线双耳罐,清代王渔洋楹联分别胜出,和第一轮晋级的清代赵执信楷书韩诗轴共同成为民间国宝的争夺者。

  此刻四件藏品的藏友紧张地在现场等待专家团的最后评判,台下观众也纷纷起立,屏住呼吸,翘首以盼。下午18:00,经过专家团的逐个市场价值分析和选择,最终选定“金代淄博窑黑釉凸白线双耳罐”为淄博的“民间国宝”。专家称:釉光是陶瓷的灵魂,该罐光灿夺目,胎薄体轻,堪称淄博民间国宝,是全国难得的一件珍品,能够代表淄博特色和民间收藏水平。

  至此,为期两天的央视《寻宝》走进淄博选“国宝”活动成功落下帷幕。据悉,央视《寻宝》走进淄博栏目将据此制成上、下两集,每集60分钟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为满足我市广大藏友对此次活动盛况的永久珍藏,淄博日报社将对海选宝物进行编辑,出版《CCTV寻宝——走进淄博》一书,并附《央视<寻宝>走进淄博》节目光盘。(摄影 皇甫晓文 刘炳友 丁春林)

沙红翠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