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家口团组织力促青年就业创业 硬骨头怎样一点一点啃下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6:3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崔玉娟

  点睛

  团张家口市委团干部“失望三部曲”:

  第一次打电话说商量商量,第二次打电话说再等等,第三次打电话说不行。曾经多次遭遇过的“失望三部曲”,对大家来说都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1.3万人,需要帮扶的农村青年4.1万人,青年就业创业压力十分突出。

  从最难做的就业观转变开始

  现在,北方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石国强手上拿着好几个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就业岗位,是对方主动找来的,可就是没有学生愿意去,因为是“合同制”的。“要就业就找‘公’字头的,就业总想一次到位。”一些学生的就业观真的让石国强挠头。

  团张家口市委书记高薇也看到了这个问题,这还得从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说起。在张家口,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可是一听是民营企业,学生的热情就不高了。

  石国强在担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之前,有15年学校团委书记的从业经历,他认为团委在这方面应该发挥很大的作用。

  英雄所见略同。团张家口市委也正是从转变就业观念这一最困难的事情开始做起。

  团市委集中力量对坐落在该市的每一所高校开展了“地毯式覆盖”,“送政策、送理念、送技能、送岗位、送项目”系列讲座一家不落,邀请张家口市就业服务局的专业人士对大学生做就创业培训,讲小额贷款、失业保险等政策;邀请张家口晚报律师团走进高校,为大学生讲劳动合同、经济合同的签订,公司注册的法定程序,劳务派遣知识等法律知识内容;邀请创业明星、优秀青年企业家、创业指导师通过谈体会、讲经历,为大学生们传授就业创业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事业观。

  截至目前,团张家口市委共举办各类讲座11次。高薇说,尽管转变观念的工作有时短期内很难看到明显的量化的成效,观念转变的本身也是个长期的过程,但从工作的整体布局角度来说,从大学生成长的长远需求来说,这是一项绕不开的工作。下一步我们不仅要坚持这些已经证明有成效的工作,还要常做常新,使转变观念成为青年就业创业的首要工作、首要话题。

  一家一家攻下来的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请吃饭、送礼物、系列公关活动、看到有招工的就径直去问,这可不是哪一个大学生在找工作,这是团张家口市委在找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团中央公布的国家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名单里,张家口的企业只有9家,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在团张家口市委一班人看来,基地不要拘泥于“级别”,只要能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就行。现在,张家口的各级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已经达到51家,其中有40多家都是“一家一家攻下来的”。

  团张家口市委工农青年部的干部回忆起这个过程,有点刻骨铭心的感觉——被拒绝的经历顺手拈来,即便是稍微顺利点的,也不是一次就能谈成的。

  团市委工农青年部部长崔云海到搞房地产开发的隆兴集团谈见习基地的事,对方觉得“是好事,为企业储备人才”。但是,刚一具体运作起来就卡壳了——团市委提出企业要给大学生生活补助、买意外伤害保险,在隆兴集团,还是第一次有人为见习人员提这样“过分”的要求。

  第一次见面,崔云海与隆兴集团专门进行座谈会,对方没有完全答应。此后,又经过多次磋商,最终团市委的诚意打动了对方,拿下了15个见习岗位。

  “第一次打电话说商量商量,第二次打电话说再等等,第三次打电话说不行。”团张家口市委青工部的干部说起曾经多次遭遇过的“失望三部曲”,大家都已经觉得是家常便饭了。

  目前,张家口市已建立的51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涉及机械加工、餐饮服务、商贸流通、房地产开发、农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提供见习岗位1500个,同时团张家口市委招募青年就业创业指导师46名,为青年的就业创业直接提供指导和帮助。

  大学生的见习期为3~6个月,团市委要求见习基地在此期间为见习人员提供相应的生活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将收集的相关信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

   堂上讲座 堂下帮扶

  张家口尚义县的王剑锋是在团县委的一次讲座上找到契机,“东山再起”的。

  2006年以前,王剑锋养殖小尾寒羊,结果失败了。但在一次团县委组织的技术培训会上,他对蛋鸡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有了初步的了解。

  “按最低收益计算,每年卖鸡蛋和养鸡的成本相互抵消,过了产蛋期,把鸡卖掉还能赚一只鸡的钱。”王剑锋听了这笔账,决定将蛋鸡养殖作为创业的目标。

  2006年年初,王剑锋多方筹资30万元、红土梁镇党委政府提供扶持周转金10万元,共投资40万元,利用土木路粮库闲置房屋及设备,注册了华冠鸡业有限公司,开始了蛋鸡养殖。

  由于受禽流感的威胁,养鸡存在着很大风险,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对、质疑声中,王剑锋从北京峪口孵化厂每次购进4000只鸡苗,2006年共购进5批2万只,4个月后蛋鸡开始产蛋。

  “那阵子,团县委领导为我联系农科单位、畜牧兽医站和养殖厂,我去参观、求教、听讲座、学习有关养殖管理和疾病防疫知识。恰逢当年鸡蛋价格一直在3.7~4.5元的价格上坚挺,我的鸡蛋又占据了全县80%的市场,当年就赚了30多万元。我第一次尝到了养鸡的甜头。”王剑锋回忆。

  后来,团县委又帮王剑锋多方协调贷款13万元,发展五彩鸡蛋。王剑锋搞蛋鸡养殖发了家、致了富。他又组织起“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向养殖户提供雏鸡、技术、包销鸡蛋,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蛋鸡养殖。那一阵子,王剑锋帮养殖户建鸡舍、组鸡笼、提供技术指导,乡亲们都叫他“鸡顾问”。现在,王剑锋已经带动了16户搞养殖,最多的每年收益10万元。

  2008年,团县委在全县的养殖业调查中发现,全县养殖户使用的都是外地饲料,因饲料销售环节多、价格高,导致饲养成本高,降低了养殖业利润。于是团县委书记孙鹏飞鼓励王剑锋自己建饲料厂。2008年,孙鹏飞用自家的房产证作为抵押,帮王剑锋协调贷款20万元,由王剑锋牵头投资300万元,组建了全县第一家饲料加工厂。饲料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出售,同时还大量收购农户的玉米,帮助农民实现就地卖粮。

  在尚义县,团县委的技术指导讲座很出名,很多青年从这些讲座中发现了创业的源头。讲座深受欢迎——从开始的组织青年去听,到大家尝到甜头后一段时间没有讲座青年就问,现在,青年随时有问题都去找团县委要专家。

  不仅是在尚义县,在怀来、张北等其他区县,都涌现出一批批创业典型,从团县委到团市委,都掌握了一批专家资源,通过就业创业服务的这根链条,团组织和青年的关系越拉越近。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是,过去团组织找青年,现在更多的是青年主动找团组织。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