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胀可能会发生,但不会很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6:53  新闻晨报

  

通胀可能会发生,但不会很严重

  麦德龙集团首席执行官柯德斯

  

通胀可能会发生,但不会很严重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总裁北山祯介

  

通胀可能会发生,但不会很严重

  ABB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昊坤

  

通胀可能会发生,但不会很严重

  □晨报记者正在采访与会企业家

  □晨报记者 钟子娟 周 凯 实习生 康菲辰 梁凯祺

  [把脉全球经济]

  正如安联集团董事会主席迈克尔·狄克曼所说,昨天的市长咨询会议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一年前,“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第20次会议上,国际企业家还在为上海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的逆境求生建言献策。一年过去后,第21次市长咨询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定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加快实现上海经济转型”。

  虽然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会场的气氛却已悄然转晴。与会的国际企业家纷纷对目前的经济大势,尤其是中国经济在这一年中的表现及其未来走向表示乐观。

  中国经济复苏速度最快

  上海市长咨询会议副主席、日本东芝公司最高顾问冈村正今年已是第五次参加市长咨询会议。他在接受晨报专访时表示,全球经济最近出现了许多转好的迹象,令人鼓舞,但要说已经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为时尚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是最早开始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国家,中国同时也是复苏速度最快的国家。”

  英美烟草公司集团主席理查德·巴罗斯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从目前的经济指标来看,全球经济显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好势头。而从地区来看,中国和其他一些东亚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明显好转,两相对比,西方国家经济复苏的步伐则要缓慢许多。

  相比之下,本届市长咨询会议主席、普华永道名誉主席沈德培显得更为谨慎。他告诉记者,现在的世界经济较6个月之前的确是有比较大的进步,但要说世界经济已经完全恢复,那恐怕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虽然经济有所回暖,但政府应该小心谨慎,不能过度依赖部分国家的发展。

  经济刺激政策还不能退场

  对于今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G20峰会上一度讨论热烈的“经济刺激政策是否该退场”这一问题,参加市长咨询会议的国际企业家普通持谨慎态度。理查德·巴罗斯直言,现在就说政府的刺激政策已经可以功成身退还为时尚早,市场还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来对政府的刺激政策作出反应。

  冈村正则明确表示,为了巩固经济回暖的成果,中国应该继续保持目前的经济刺激政策,“如果中国现在就停止刺激政策,全球经济复苏的势头很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再一次下滑。”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也表示:“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现在还没到退出的时候,应该看明年年中的情况再说。”

  迈克尔·狄克曼则认为,虽然挪威、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宣布加息,但中国应当保持目前的利率水平不变。他说:“各国的经济状况不同,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利率政策。更何况,挪威只有475万人口,澳大利亚也只有两千多万人,但中国有13亿人,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需要在利率政策上慎之又慎。”

  发生恶性通胀可能性小

  谈到明年的经济大势时,冈村正表示,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生通货膨胀,但是不必太过惊慌。“恶性通货膨胀固然可怕,但缓和的、小幅的通货膨胀反而有利于市场调节供需关系,促进经济回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不大”。

  作为市长客人出席的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的观点与冈村正几乎完全一致。罗康瑞告诉记者:“通胀应该会有的,但不会很严重。因为整体的产能还是很过剩,不足以支撑恶性的通胀。”对于自己所在的房地产市场,罗康瑞表示,由于上海的目标是要建成纽约、伦敦那样的金融中心,而且市中心供应量有限,因此其房价仍可能继续上升。现在市政府加大了土地供应,未来的发展会更加稳固。谢国民则表示,房地产是带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尽管不能涨得太快,但正大集团仍然看好上海的地产。

  [献策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高附加值产业决定竞争力

  上海市市长韩正昨天表示,上海必须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紧紧依托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加快内外贸联动,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如何确保国际贸易中心的顺利建成?国际高参纷纷献出锦囊妙计。

  上海需找准“发力点”

  昊坤在发言中表示,上海毫无疑问是个重要的贸易和航运中心。

  找准要害,集中发力,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成功关键。对于“发力重点”,他表示,从对上海GDP的贡献来看,信息通信技术行业一直占据各行业之首,而这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将成为决定上海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便捷的物流网络是关键

  北山祯介认为,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势必要稳定地向世界各地输送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就意味着,上海必须在确保海陆空运输顺畅的同时,构建更加便捷的综合物流网络。 “不仅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售后服务、市场信息的提供等方面,也需要政府提供相应支持。此外,上海还应该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适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放宽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一站式服务的相关环境建设。 ”

  人才培养须得到重视

  柯德斯特别提到,要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加快发展人力资源,特别是发展国际贸易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十分重要。

  在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转型经验和教训进行介绍之后,柯德斯表示,为实现服务贸易业的繁荣发展,就业人员应能发挥各种相关资质。因此,他建议上海借鉴德国的双通道职业教育(在职培训加职校培训)模式,并在中国德国商会或上海德国商会的支持下,在全市建设双通道职业教育体系,争取外资商业企业的参与,以帮助培训技能不足的员工,提高其在服务贸易业的就业能力。

  [谈世博筹备]

  举办世博会是天赐上海良机

  谈经济、论发展,市长咨询会议上的话题可远不止这些。作为上海世博会开幕前的最后一次市长咨询会议,世博会自然也是必被谈到的话题。

  世博会树立上海新形象

  柯德斯的发言打开了“世博”这个话匣子。他认为,世博会对于志在建设“四个中心”的上海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

  柯德斯表示,今天的投资者在决策时考虑的不再只是运输和生产成本,投资目的地城市的形象等软实力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上海树立城市形象、确立服务贸易业的领先地位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机会。

  世博会不应浪费资源

  已担任9年上海市长顾问的苏伊士环能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热拉尔·梅斯特雷对上海这些年在能源和环境上的投入表示“非常欣慰”。

  他表示:“世博会应该更注重演绎未来的生活模式,应该提倡发展科技,减少污染;注重资源再利用,回收资源。”

  要加大国内宣传力度

  上海市长咨询会议副主席、日本东芝公司最高顾问冈村正告诉记者,从爱知世博会的经验来看,世博会的游客来源还是以国内民众为主。“虽然爱知世博会的规模不大,但游客量达到了2000万人次。上海世博会的目标是吸引7000万游客,因此我建议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加大面向国内民众的宣传力度,这有助于把更多的人吸引到世博园里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