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科学巨星陨落民族之魂长存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7:06  大河网-大河报

  

科学巨星陨落民族之魂长存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

  

科学巨星陨落民族之魂长存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

  

科学巨星陨落民族之魂长存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
经历了入秋以来最强寒流的北京,空气清冷,落叶遍地。10月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生生不息。

  风雪之中悼念钱老

  各界自发前来吊唁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使得刚进入初冬的北京一夜之间成了白色的世界。

  京西阜成路8号被称为航天大院的居民小区,寒冷的空气里弥漫着凝重与伤感。一栋年代久远的三层红砖楼,是钱学森回国后一直生活的地方。

  雨一更,雪一更,恸伤哀思梦不成。11月1日一大早,设在钱学森住所内的灵堂就迎来了自发前来吊唁的人群。

  上午10时左右,新华社记者进入灵堂吊唁,表达对钱老的哀思。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对着钱老遗像三鞠躬。抬头间,与照片上钱老的目光相遇,他的目光仍是那样的深邃,表情是那样的平和……

  钱老走得很安详

  钱老的长子钱永刚告诉记者,父亲走得很安详,事先一点儿征兆都没有,所以也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遗嘱。

  顶着漫天的风雪,孙家栋、栾恩杰、任新民……中国航天界的知名专家,一个接着一个,前来这里向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深深地鞠上三躬,表达自己的崇敬与悼念。

  “两弹元勋”朱光亚的夫人许慧君,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代表朱光亚前来表达哀思。

  “光亚因身体原因不能来,一定要我代表他表达沉痛哀思。”眼圈通红的许慧君紧紧拉着钱学森夫人蒋英的手说,“钱老是光亚最敬重的人,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建立的功勋无人能及。”

  钱学森生前三层楼的住所门前,两边全都摆放着花圈。楼前的松柏被大雪压得微微弯腰,似在向这位受人敬仰的老人默哀和致敬。

  泪无声,风低呜。人们不尽的深情与怀念,伴着漫天飞雪送钱老远行。

  “钱老,安心走好!”

  “钱老,安心走好!中国的青年会沿着您为我们开辟的道路,一路前行!”钱学森逝世的消息让国人哀恸,网民自发以各种形式寄托哀思。

  “悲夫,英雄跨鹤归鸿蒙,剩十亿国民怀高士,两弹震吼名青史;惊矣,人杰挥手辞暮年,留百万热土念达人,一星耀闪指苍生。”网友“黄龙”写道。

  “不曾谋面,只有耳闻。”另一位网友“kekeyin”在博客中写道,“您留给我们的,除了成果,还有精神。这是我们永久的财富!”

  航天之父艰难归国

  11名美国战俘换回钱学森

  1935年8月,钱学森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0年后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跟其导师冯·卡门参与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钱学森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

  1949年10月6日,钱学森夫妇开始商议如何早日回国。第二年夏末,钱学森将行李以及800公斤重的书籍、笔记本装上即将开往香港的美国“威尔逊总统号”海轮,准备全家乘坐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回国。此时,美国已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根据五角大楼指示,美国海关非法扣留钱学森的行李和书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美国一名海军次长甚至咆哮道:“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

  1950年9月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钱学森,把他关押在特米那岛上。后来,由于钱学森的抗议和美国友人帮助,移民局不得不将其释放,但仍对他进行监视。钱学森在被扣留期间,体重在15天之内掉了15公斤。

  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监视,在一封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张写在小香烟纸上的信,并送给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他回国。信件很快转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

  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商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铁证,要求美国方面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

  1955年初秋的一天,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和两个孩子从旧金山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抵达香港,随即乘火车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钱学森回国后,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从研究应用力学、创立工程控制论到提出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从参与研制“两弹一星”到晚年积极建议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钱学森一生始终把自己的科研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

  1958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上奖金,共计1.15万元。钱学森发起创办了中国科技大学,并担任该校近代力学系系主任近20年。一次授课时,钱学森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这1.15万元被钱老悉数捐给力学系的学生。

  1994年和2001年,他获得香港的两个科学奖项,奖金分别都是100万港元。钱老将这些钱都捐给了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在将奖金捐出时,钱老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才子佳人天下绝配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从小青梅竹马,在1947年喜结良缘后,相互呵护,终身不渝。

  两人一度兄妹相称

  钱学森生于1911年,蒋英生于1919年,两人相差8岁。蒋英还有个大名鼎鼎的表弟:武侠小说家金庸。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早年是密友,后同赴日本求学。钱均夫日后成为著名教育家,而蒋百里日后成为著名军事家。

  钱学森是家中的独子,他父母十分盼望有个女儿。而蒋家有五个女儿(蒋英排行第三),钱家见蒋英天真活泼,就恳求蒋家将蒋英过继给钱家。蒋家答应了,于是蒋英过继到钱家,并改名为钱学英。由此,钱学森和蒋英一度以兄妹相称。

  一次,在两家的聚会中,钱学森和蒋英共同唱起了《燕双飞》,唱得四个大人都大笑不止,这预兆了钱学森和蒋英日后结为伉俪。过了一段时间,蒋百里夫妇思念蒋英,提出带她回家,这得到了钱家的应允,但条件是蒋英将来再回到钱家做儿媳妇,蒋百里夫妇满口答应。

  彼此欣赏恩爱60多年

  1935年,钱学森赴美国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蒋英也前往德国学钢琴。这一别就是十多年,且没有书信往来。但是,长久的分离,并没有封冻两个相爱的心灵,相反更加重了他们之间的思念。

  1947年农历七月初七,钱学森刻意选择这一天向蒋英求婚。这一年,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喜结良缘。9月26日,两人赴美国波士顿,在新家的起居室里摆了一架黑色的大三角钢琴。这架钢琴是钱学森送给新婚妻子的礼物。两人从此相互呵护,终身不渝,直至超过了钻石婚(60年)。

  1955年,钱学森夫妇回国,这架三角钢琴也因此成为钱学森和蒋英历经风雨、沐浴幸福的见证。

  在回国以后的40多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她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有时钱学森工作忙,蒋英就录制下来,放给他听。如果有好的交响乐队演奏会,蒋英也总是拉钱学森一起去听,把这位科学家、“火箭迷”带到音乐艺术的海洋里。每当听到蒋英的歌声,钱老总是自豪地说:我是多么有福气啊!Y

  据新华社、信息时报等

  年轻时的钱学森和蒋英Y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