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虚心学习送上门来的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7:14  深圳特区报

  十届读书月,满城浸书香。今年是读书月重要的历史节点,未来如何将这书香传承下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恰逢全国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在我市举行,在学习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十届读书月的经验和成果,思考读书月未来发展路径,正当其时。

  城市推崇阅读,阅读改变城市。深圳是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城市的生动例证。作为一个成立不足30年的特区,深圳能迅速发展成现代化大都市,集聚了一大批文化程度高、求知欲望强的建设者,享受了知识经济崛起、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成果是重要原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书月应运而生,适应了市民实现文化权利的需要,成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十年来影响力越来越大、辐射面越来越广。首届“全国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是本届读书月的重头戏,交流会可以说是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一次集中检阅和交流,其中有全国各地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的展示,有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和不同发展思路的论辩,对我们研究全民阅读的发展趋向,勾画读书月未来的发展蓝图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届读书月收获了累累果实,也孕育着新的希望。30年不到的特区,能用10年时间,持之以恒地经营读书月,自然颇为不易,显示了不凡的见识。

  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的冲击下,更好地满足市民文化需求、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恐怕难度更大,更需要长远的眼光。从全国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上来看,全民阅读、终身阅读、快乐阅读;电子书、图书漂流、读书会……新理念、新形式不断涌现。阅读门槛下降,大门向越来越多的人开放,从儿童到老人,人人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有了更多选择和自由,提高素质、陶冶性情乃至交友联谊,阅读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功能。与先进城市相比,深圳相对年轻,文化积淀不足,在深化阅读层次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深圳的读书月未来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博采众长,学习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拓展读书月的形式,让市民的阅读更方便、更丰富、更精彩。首先要解决共享的问题。目前全国各地的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搞得好的地方无不在共享上做文章,像北京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建设益民书屋,至今已建成书屋1947个。在中世纪,阅读还是少数人的特权,可如今阅读成了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利。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读书月也应倡导像“公民阅读”这样的公共价值,向所有公民开放,为所有公民服务,那就需与“图书馆之城”等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活动推向基层、推向社区、推向群众。其次要解决互动的问题。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创造。阅读激发人们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与书写、述说、表达、交流联系在一起,是知识创造的重要环节。因此,全民阅读必然也是全民表达、交流的过程,像上海就涌现了一大批群众性读书活动的特色项目和先进集体。读书月也要适应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创新型、力量型、智慧型城市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给市民更多的自由阅读、表达、交流和创造的空间,让知识在阅读中增益放大,让市民在交流中营造和谐,给深圳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阅读是人们实现文化权利的基本途径,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内容。书香满城,是市民之福,也是城市之福。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