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市坚决打击非法营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7:54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陶健 通讯员 黄晓勇)近日有多名上海网友在网上发帖讲述了自己乘坐“黑车”遭遇敲诈的经历,奉劝网友不要乘坐“黑车”;多名出租车驾驶员也给本报写信,痛斥“黑车”扰乱正常客运市场。“黑车”之乱猛于虎,维护客运市场正常秩序刻不容缓。记者从市交通港口局获悉,交通行政执法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联合集中行动,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坚决打击非法营运。

  据交通部门介绍,“黑车”是指那些未经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车辆。其危害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敲诈勒索乘客。白领李小姐在网上发帖讲述了她在张江乘坐“黑车”的经历。李小姐说,数日前的一个晚上她加班至深夜,由于赶不上地铁2号线末班车,又找不到出租车,她只好硬着头皮坐上了主动前来“兜生意”的“黑车”。上车时李小姐与“黑车”司机谈定价格,从张江到静安寺车费50元。但是车到半途,司机突然提出要加价到80元。李小姐和他吵了起来,“黑车”司机竟威胁要把她半途抛下,李小姐最终无奈只得答应。李小姐的经历并非偶然。张江附近的小区业主近日也在网上发帖,揭露张江高科地铁站附近“黑车”拉帮结伙、强揽乘客,尤其是碰到外地乘客或是下雨天,黑车就会漫天要价。因为是非法营运,乘客被宰了都无法投诉。此外,在全国各地,“黑车”司机设置骗局、抢劫乘客甚至谋财害命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扰乱市场秩序。虽说没有营运资质,但黑车抢起生意来一点都不含糊。在大型超市、重要交通站点、出租车扬招点、轨交出口、小区门口,“黑车”几乎无孔不入;在一些“黑车”聚集的地方,还“圈”出了所谓的“地盘”,地盘上的生意都归“黑车”所有,甚至出现了“调度”现场指挥。出租车驾驶员黄师傅告诉记者,如果将车停在他们的“地盘”上,车轮胎被放气是小事,搞不好还会被“吃一顿生活”。在“黑车”的“地盘”上,即使有乘客扬招,的哥们也不敢停车上客,只能无奈绕行。这使出租车的正常营运受到了很大影响。

  交通肇事频发。“黑车”之间也互相抢客,抢占车道,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闯红灯、乱变道、乱停车、乱鸣号等,人为造成交通堵塞。“黑车”没有进行定期二级维护和技术性能检测,多数“黑车”驾驶员素质低下,因是非法营运,惧怕检查,这样精力都集中在观察有否检查人员在道路上,遇到执法人员检查,疯狂逃窜,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据有关部门统计,乘坐“黑车”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每年都在上升,由于“黑车”没有承运人责任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产生纠纷,“黑车”车主承担不起对乘客的赔偿,致使旅客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交通行政执法部门认为,“黑车”之所以屡禁不绝,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因为“黑车”无需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和缴纳国家税费,其非法经营所得远超正规出租车,经济利益见效快;另一方面是因为“黑车”司机无需参加从业培训,所驾车辆极大部分是二手车或报废车辆,能迅速获取暴利。为此,市交通行政执法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联合集中行动,对抱团结伙、欺行霸市、扰乱交通运营秩序等行为开展不间断地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将针对社会反响强烈、问题突出的地段、部位、区域,集中力量,开展专项联合执法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扰乱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

  在采访中一些市民认为,有关部门还应该分析“黑车”猖獗的深层次原因,如公交线网布局不合理、地铁公交衔接不到位、出租车夜间费偏高等,都为“黑车”提供了市场生存空间。在集中整治打击“黑车”的同时,建议交通部门更多考虑如何便捷市民的出行,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杜绝“黑车”的生存空间。对此,交通管理部门表示,目前正抓紧研究制定《关于加强远郊区及重点区域公交保障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社区巴士,重点解决居民小区与轨道交通站点、大型商业网点和大型公交枢纽或集散点的公交配套衔接,压缩黑车非法经营空间,维护合法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