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锻造能打硬仗的“红十字方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7:54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骏 通讯员 吴莹 肖鑫)由第二军医大学4名本科学员组成的代表队,日前在第七届国际医学生生理学知识竞赛中获得非英语国家代表队中最好成绩。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方阵,是第二军医大学在新军事变革牵引下做出的新定位。为此,他们不仅加强模拟实战综合卫勤演练,还探索创新培养人才形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目前,全军卫生勤务高级人才中80%以上的硕士、博士毕业于该校,海军部队85%的医学本科以上专业人才从该校走出。

  近年来,第二军医大学坚持每年举行一次海上、陆上卫勤演习,努力提高学员应对严酷环境的能力。“未来战争呼唤素质过硬、意志坚定、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我们的职责就是把他们锻造成一支能打硬仗的‘红十字方队’。”校长刘振全、政委曹国庆说。

  “软组织火器伤”、“潜水减压病”、“海洋有害生物伤”、“微波损伤”等课目成为演练项目。参加过实战演练的四年级学员王辰说,一辆辆卡车满载着他和同学向“前线”疾驶,在赶到预设阵地不到10分钟,他们就搭起一座座野战医院帐篷。“伤员”被迅速送往设置在坦克舱内的海上医院救治,学员们对海上伤员换乘、分类、手术等卫勤救护方案边演边改、边研边创。

  不到“战场”,就体会不到战场上的瞬息万变和军医的价值。为此,第二军医大学把模拟实战环境实施教学作为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学校投资建立了卫勤装备库,配置了新型的卫生训练装备,同时加强与部队合作,保证教学装备与部队装备发展同步。

  二军大还十分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该校在6个军区、军兵种总医院和学校附属医院建立10个临床医学院,形成“联合办学”共同体。海医系作为我国唯一专门培养海军医学人才的机构,学员多年来定向在海军总医院实习。临床教师全天候带班,除大课、大组教学,医院每周为他们举办学术讲座和病例讨论,各科还结合实际病例开小讲座。依托上海地方优势,学校与复旦、同济等大学联合培养军事医学研究生;实行护理本科、药学本科、卫勤事业管理本科、海医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联动发展”;实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催生了一批新型人才。

  与国际著名高校联合培养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也是该校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校先后与德国洪堡大学、英国兰开夏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等开展了部分本科生联合培养试点。目前,双方已联合培养了15名护理学本科生。护理系与英国国王大学属下南丁格尔护理学院合作不到半年,双方合作指导的首名教师已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2篇论文,这位教员还被第三届国际护理教育大会聘请为科学委员会委员,成为亚洲地区唯一一名委员。目前,二军大护理学科的发展已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培养的学员整体素质明显增强。该校为全国百余所护理院校培训师资500余人次,参加全国护士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100%。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