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激荡·平静·涅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8:02  南方日报

  ———顺德大部制改革“满月”透视(上)

  编者按:顺德正在推行的大部制改革,力度之大、创新之多,为改革30多年来少见。它对广东、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转型,对行政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具有深远的标本意义。在改革“满月”之际,南方日报社领导率记者深入顺德采访,记录这场大刀阔斧改革的生动场景,梳理改革的诸多启示。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顺德大部制改革“满月”透视》,敬请垂注。

  南方日报记者段功伟雷辉陈芷伊

  “改革这样平静,始料未及。现在找我的电话少了很多。”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海笑着对记者说。在接受采访的3个小时里,他的手机就放在桌上,还真没响过。

  9月16日,顺德正式启动“大部制”改革,将41个党政机构压至16个,震动全国。根据他们设计的时间表,所有新部门到昨天(11月1日)要全部正常运作。但这个时间大大提前了。

  刘海说:“现在的副区长都兼各部门一把手,干劲很足,全都下到一线。我中午在饭堂都见不到他们了。”

  区长梁维东说:“扣除节假日,改革一个月了,我很想开一个政务会议,但问题全解决在一线了,找不到议题,所以至今没开成。”

  各部门一把手说:“书记、区长说是将我们推向一线,我看是推向火线。”

  在改革热火朝天的顺德,大家说:“大部制改革已是昨天的事,我们干的是明天。”

  激荡:沉寂中爆发能量更惊人

  这一次,顺德无疑是改革明星。他们的方案推出才几天,网上就可搜得50万相关网页。

  这种感觉,确实久违了。不可否认,顺德一直是中国的改革明星,但是近年来,辉煌有些黯淡。曾经的企业明星落马,曾经的全国百强县状元易主,曾经的综合改革试验市成为佛山的一个区,“可怕的顺德人”似乎不那么可怕了。

  如今,顺德回来了,其爆发的改革能量超过了此前任何一次:41个党政机构被压至16个、所有副区长兼任部门一把手、原来各局局长变成副局长、原来的副局长变成局务委员、省里市里的上级机关可能在这里找不到直接对应的下级单位了……难怪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用“石破天惊”形容这次改革。

  部门减少2/3的艰巨任务,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完成的。比如,食品安全工作过去由卫生、经贸、农业、工商等部门多头管理,现在统一划入市场安全监管局负责。原民政局则一分为二,双拥优抚、基层政权建设和民间组织管理职责,划入新组建的社会工作部;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职责,划入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长期关注顺德改革的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感慨地说:“1992年,顺德将主管经济的部门全部合并,剩下农业局、工业局和贸发局,此后几经改革,但部门一直没有增加,这一次又将3个局并成一个经济促进局,真是出人意料!”

  刘海说:“我们合并同类项,期待的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1+1>2’的效果。”华盖市场一肉档老板看到记者,高兴地说:以前宰一头猪,要跑卫生、经贸、工商、农业等部门,相当麻烦,这下好了,到市场安全监管局一下子就搞掂了。

  顺德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党政联动,将党委部门纳入“同类项”的合并范围。比如,宣传部和文体旅游局合署办公,宣传部长兼任文体旅游局局长;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一起并入社会工作部。

  这一做法引起“党政关系”的讨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联合早报》撰文说:由于没有回避党政关系这一中国政治改革的核心问题,顺德的改革更具意义。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场暴风骤雨式的变革,从宣布启动到确定人事仅用了3天时间。9月14日,省委同意改革方案;16日即召开干部动员大会,免除22名正局长。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的一位年轻科员说:“仿佛一觉醒来,置身另一个世界。”

  平静:当改革者成为被改革者

  9月21日,刘海来到新成立的顺德市场安全监管局检查工作。该局整合了原来8个执法部门的职能,堪称顺德第一大局。见到副局长温雄,刘海握着他的手,连说:“实在对不起。”

  温雄是原顺德质监局局长,这次改任市场安全监管局副局长。温雄微笑着说:“没关系,我们都要服从改革的大局。”

  我们无法猜测改革在温雄们心中激起的波澜,但他们确实很快就平静地如常工作。现在,每天早上,局班子成员都会凑在一块,边吃早餐边安排当天的工作。早餐吃完,工作也安排完,然后上一线。他们称之为“早餐会议”。

  顺德的改革方案出来时,外界普遍担心原来的局长、副局长们反弹。毕竟从利益调整的角度看,曾经的改革者,如今成为被改革者。这种身份的转换,考验着人们对改革的认同度和承受力。

  现顺德经济促进局常务副局长刘怡是原区经贸局局长。她说:“从正职到副职,我有比较好的心态。因为改革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至于普通公务员,改革带给他们的改变可能只是换个办公室。“也就开始几天有些不适应,很快就好了。”区文体旅游局科员江霞说:“我原来在区经贸局旅游科工作,现在负责的还是原来那一摊,并没有太大改变。”

  连日来,记者在顺德采访,听到的都是如何做好工作,已很少有对机构改革的议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是个“民生局”,群众投诉的热点多。该局一组建,不坐等执法,将工作岗位设在马路上,让群众眼前一亮。他们很快拿出购买公交服务方案,先试行几条线路,争取年底前全面推行。

  刘海兴奋地说:“我过去一直想搞问责制,但一件事要问的部门太多,无从下手。因为‘齐抓共管,大家不管’。现在,一件事就一个部门管,问起责来,逃也逃不掉!”

  涅槃:可怕顺德人迈步从头越

  顺德,80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广东、在中国的改革大局中,只是一枚棋子。但它带来的冲击波,已经扩散开来,让大家不得不去努力适应。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在中国传统行政格局中,上下对应,已成惯例,但顺德的“大部门”是一个“另类”。以经济促进局为例,该局管理的职能到了上一级,分到了经贸委、水产海洋局、畜牧局等8个部门。广东省、佛山市很多部门在顺德找不到职能重叠的下级部门,有时候一份文件都不知道该发给哪个部门。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旧的思维定式、利益格局必须突破!顺德已与省、市两级充分沟通,全新的部门公章即将启用。

  “石破天惊”的大部制改革,在激荡中平稳推行,点燃了这片热土蛰伏的渴望。曾经,一幕幕改革的大剧在顺德率先上演,成就了顺德改革明星的地位。但是,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当改革成百舸争流之势,顺德的光环有所褪色。人们期待可怕的顺德人再出发!

  于是,广东选择在顺德布局落子。因为这里有改革的传统、有改革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早在1992年,顺德就“拆庙搬神”、“革自己的命”,将56个党政部门合并为28个,在编人员由1200人减少到900多人,大刀阔斧地推进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先导、企业产权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

  “那次改革就是大部制改革,为顺德17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基础和体制保障。如果没有1992年的改革作为基础,17年后的改革不可能如此彻底,进展也不会如此顺利。”梁维东说。

  对改革者而言,唯一不变的,就是“改革”。顺德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改变。所以,当经济社会发展对行政体制改革形成倒逼之势,正在苦苦寻求突围的顺德人“顺势”开启了希望之门。所有的综合配套改革,如审批制度改革、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等,都将因“大部制战车”的启动,而牵一发动全身,形成相互配套、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生动改革格局。

  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媒体用“喝红酒”形容顺德老板的状态:“除了喝红酒,还能干什么?在方向不明时,做得多也许并不是件好事,最好等待。”如今,他们已经开始放下手中的红酒杯。格兰仕集团副总裁陈曙明说:现在的策略很清晰,那就是积极进攻。

  可怕的顺德人,迈步从头越!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