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好戏切莫“注水”

  央视一套和八套热播的连续剧《冷箭》,以紧张曲折、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不少观众眼球,特别是黄志忠着力打造的刘前进这个角色,刻画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然而,正因为编导过于着墨于主角,给的台词和镜头相当多,刘前进的形象是出来了,但整个紧张的剧情气氛却冲淡了不少。同时,其他角色的形象变得脸谱化,有些甚至显得虚假造作,剧中大量纯属多余的对白和画面,将原本一个二十集可以交代清楚的剧情拖到三十二集,难免虎头蛇尾,后劲不足。

  谍战剧的取胜之道就是情节的紧凑,明暗两线扑朔迷离,而一些制片商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有意将剧本拉长,结果失掉了谍战剧应有的风格,变得不伦不类。像《冷箭》这样一个新颖的好题材,最终给“注水戏”拍滥了。

  在老上海题材、武侠题材、军旅题材扎堆出现后,随着年初《潜伏》一剧走红,越来越多资金投向谍战剧创作。只要打开电视,如果一个频道里有女特务在发电报,其他频道一定会出现严肃的电报员,在接收来自重庆方面的电报。有人认为:“大量谍战剧、战争剧走热,反映了老百姓对英雄和崇高人生的渴望。”潜台词是,这个题材可以长期地做下去,但从现在谍战题材影视剧成倍增长,尤其是“注水戏”连篇累牍的情形来看,这个题材显然已经走向透支。

  纵观近几年迅速蹿红的几部大戏:《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潜伏》、《土兵突击》等,都是凭着独特的题材优势,加上编导、演员的精雕细磨,在茫茫剧海中脱颖而出的。其后出现的同类题材,因为失掉了先入优势,加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导致越拍越拖沓,越拍越注水,最终成不了气候也在情理之中。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