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共和国检察人物

  中国检察出版社王松苗/主编

  该书选取共和国九任检察长和李六如、王桂五两位为新中国检察事业特别是检察理论作出奠基性贡献的检察前辈为对象,以史学的严谨、文学的笔法再现了几代检察人为共和国检察事业和法治进步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人生,记录了他们的忠诚。

  ■“我问你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你当班长,如果不打人,有没有法子把全班带好?”

  在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时,不少人看到革命前途黯淡,灰心动摇,离开了部队。因此,做好军队的思想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在途中,罗荣桓除做宣传工作外,把更多精力放在连队建党上。行军时,他一面帮战士背枪,一面同他们拉家常,了解情况,物色和培养发展对象。1927年10月22日,部队进驻江西省遂川县大汾,罗荣桓所在的特务连在一个阁楼上举行了第一批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罗荣桓请毛泽东参加了这一仪式并讲话。这是人民军队较早的一批士兵党员。有了这批士兵党员,“支部建在连上”才开始落到实处。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先期到达井冈山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后,成立了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下辖4个团,罗荣桓任第31团3营党代表。

  为巩固部队,罗荣桓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扎扎实实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肃清封建残余、提倡民主主义、尊重士兵人格。

  当时,罗荣桓所在的31团是由国民革命军脱胎而来的。这支部队虽然经受了大革命的洗礼,但是军官中军阀主义的习气仍相当严重。官长打骂士兵,老兵打骂新兵,几乎成为家常便饭。罗荣桓对这种作风非常反感。参加秋收起义以来,他从来没有打骂过士兵。士兵有了错误,在批评时连重话也很少。对下级,他总是耐心启发诱导。为了扭转打骂士兵的坏习气,他做了很多努力。

  1928年初冬,一天晚上很冷,3营9连4班放哨回来,因为柴火用完了,一位俘虏过来的新战士从房东院子里抱来一捆柴草取暖。班长黄永胜命令那战士把柴草送回去,那个战士没有执行,仍然蹲在地上往火堆里添柴。黄永胜猛然爬起来,大声命令把柴送回去。那战士仍然不动。黄永胜火了,大声骂道:“他娘的,你聋啦?”

  那战士不服,站起身来同黄永胜顶嘴。气坏了的黄永胜抬手打了他一个耳光。那战士没有还手,捂着脸委屈地哭了。

  屋里其他战士都愣愣地坐在地上。为了打破僵局,另一位战士把柴火抱走了。

  第二天一早,罗荣桓来到9连连部,把黄永胜找来。罗荣桓招呼他坐下,问他为什么打人。黄永胜辩解:“那战士违反了群众纪律,又不服从命令,我才打了他一巴掌。”

  “哦,这么说你打人是对的喽?”罗荣桓反问。见黄不吭气,他又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你当班长,如果不打人,有没有法子把全班带好?”

  罗荣桓见黄永胜答不上来,又说:“怎么?没有想过吧?我再问你,如果你是当兵的,犯了一点错误,班长把你打一顿,你心里会好受吗?”

  黄永胜低着头,一句话也答不出。

  罗荣桓耐心地说:“毛委员再三讲,靠拳头来代替教育,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同志们有了缺点和错误,要反复向他们讲道理,使他们明白为什么错了。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力服人。口服不如心服。只有心服了,才能自觉遵守纪律。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看看我说得对不对。”

  在罗荣桓耐心教育下,黄永胜承认了错误。

  罗荣桓不仅大力发扬政治民主和军事民主,而且十分注意发扬经济民主。在红军初创时期,生活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坚持在物质生活上官兵一律平等。他在当连党代表期间,对连队伙食抓得很紧。他要求每天的正副采买都由班里轮流选派。正采买由各班正副班长轮流担当,从另一个班选一名战士为副采买。必须两人同行,以便互相监督。他还要求司务长在士兵委员会监督下及时清理和公布账目。凡是发衣服、分伙食尾子,他都要求先战士后干部。

  坚持实行民主主义,使红军战士认识到自己就是革命队伍中的主人,从而成为自觉的战士。这正是罗荣桓经常考虑、坚持抓好的主要工作,也正是他任党代表的部队成为红色铁军的主要原因。

  1929年12月28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连城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期间,有一次,毛泽东和刚从上海调来的前委秘书冯文彬在散步,罗荣桓恰巧从旁经过。毛泽东指着罗荣桓对冯文彬说:“这位同志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

  在这次会议上,经毛泽东提名,罗荣桓当选红四军前委委员。抗战爆发后,他又出任第115师政治部主任、政委,逐步成为我党重要的军政要员之一。尽管罗荣桓在党内、军内地位不断提高,他的民主、灵活的思想工作方式却没有改变。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