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常用汉字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8:44  环球时报

  编辑同志:

  日本文化审议会的汉字小委员会近日批准对“新常用汉字表”方案的修正案,决定新收录9个字、删除4个字。能否介绍一下日本的“常用汉字表”?

  黑龙江读者 葛晓玲

  日本是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其文字表达方式不仅有基于中国汉字草书创造的平假名,还有基于中国汉字楷书偏旁部首创造的片假名,此外还直接使用数量可观的汉字。所谓的《常用汉字表》是日本政府机构制定的“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也就是社会使用汉字的一份标准表。第一份字表于1981年10月1日制定,当时规定经常使用的汉字为1945个。里面明确记载所使用汉字的笔画以及音读、训读等的不同发音。有的日本人说这个数字很容易记,因为日本战败就是在1945年。

  其实,自从汉字传入日本,汉字改革在日本也就一直进行着。到了明治维新年间的1866年,日本邮政制度的创始人前岛密甚至发表过《废止汉字意见书》,倡导全部用假名而不用汉字。其后,日本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福泽谕吉也曾在1873年发表过题为《文字之教》的文章,主张不再使用生僻的汉字,把常用汉字限制为两三千字,为当时的政府当局所采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有人主张“废止汉字,改用罗马字”,如盟军总司令部(CHQ )所聘请的教育使节团就曾建议日本政府限制汉字之使用,以提升教育效果。日本政府接受此建议,1946年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一些汉字作为使用的范围,共有1850个,那时叫做“当用汉字”。当用即“当前使用”或“应当使用”之意。这1850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

  不过,这只是政府的规定,民间还是有人按习惯使用非当用汉字。于是,在1981年又出现了《常用汉字表》,日本政府希望借此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使用。其后,因为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为应对信息时代的到来,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5年开始就修改字表进行咨询,着手制定《新常用汉字表》。▲ (蒋丰)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