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集世界智慧助上海化危为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09:14  东方网-文汇报

  

集世界智慧助上海化危为机

  与会洋高参们神情专注。傅国林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疾风骤雨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昨天在第21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众多“洋高参”们都非常关注上海是否能够化危为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漂亮转身”,他们以自己丰富的经验为上海献计献策。

  普华永道名誉主席沈德培:“由外转内”值得肯定与期待

  上海正积极减少对出口的依赖,由“出口依赖型”转为“服务(经济)依赖型”,更多关注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这是一条正确的转型之路。上海经济“由外转内”的发展路径,值得肯定与期待。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美国为应对危机,采取降低国内需求的做法,这无疑会给中国带来影响,但“坏事”也可能变好,这会促使中国进行一次有益的转型,就是降低对出口的依赖,进一步扩大内需,从而让经济发展寻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上海经济快车正驶上一条正确的转型之路。

  美国史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建立新机制满足人们需求

  随着中国在新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当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也会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觉得上海应该要鼓励创新。上海不仅要成为国内的领先城市,而且要成为国际上的领先城市。上海证交所已经是中国领先的证交所,但我们应该意识到,银行业和证券业应该有更多、更新的产品,因为人们的工资在增加,教育程度在上升,需要有新的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人们变得越来越富有,所以银行业跟证券业应该起到补充的作用,补充国家和本地的养老金体系。

  英国汇丰集团主席葛霖:培育资本市场要更开放

  上海现在是国内的顶级金融中心,而且它在接下来几十年当中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第五的金融市场。上海市政府应该不断培育本土的资本市场,这不仅仅是要改变理念、改变心态。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当中,伦敦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有一点是对的,要有开放性的心态,这是获得成功的关键。上海同时还要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优惠的税收政策,包括企业的税收政策,还有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概念,还有集群效应,要促进法律、咨询、保险、会计、IT等各个行业的联动反应。

  还需要创新,特别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联动。这不仅对于宏观经济,对于金融行业也非常重要,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关键的。另外就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一致性和明确性。

  法国苏伊士环能集团董事长梅斯特雷:虹桥商务区要注重节能

  上海正在开发新的虹桥商务区,可以借鉴欧洲建设生态区的经验。在西欧有100多个生态区正在发展。这些生态区的目的就是降低人类对生态的影响,改善民生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苏伊士环能积极参与这些项目,在里斯本,十年前就已经有水、热、电三联供,这个系统可以同时生产冷水、热能和电能。在伦敦,我们现在正在准备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建设冷却加热的网络。这个网络会混合生物制锅炉和天然气锅炉,将会对发电的余热进行再次利用。这种新的网络和传统的网络相比,将减排5000吨。在里昂,我们最近做了一个新的污水热能的解决方案。从城市排水体系当中再次生产热能,然后给建筑供热供暖。这种集中的供暖方案效率很高,特别是用在人口、建筑密度非常高的地区,这个方案同样适合上海的虹桥项目。

  瑞典银瑞达集团董事会主席沃伦伯格: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须完善法律框架

  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法律框架、货币交易体系等。上海对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有自己的长期规划,目前对于整个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都在稳步推进。市场一定要持续开放,但是完善金融市场所做的任何决策都是不能回头的,所以一定要一步步慢慢走。

  瑞士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上海能成生物制药中心

  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医药市场。上海大力投资基础科学和研究,这已经吸引了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很多都是中国人,他们在美国、欧洲接受培训,现在也重新回到了祖国。罗氏是一家跨国公司,五年前在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科技力量正在不断地增长,中国也有新药研发出来了。但是,这些潜在的医药还处在开发的初期阶段,大部分是临床之前的阶段,也就是说大家只是做了动物试验,还不知道这个药在人身上是否可以真正产生效果。在医药行业当中,正面临着一个转折点,我们将会第一次看到从基础研究发现的药物在人类身上做试验的转变。毫无疑问,我深信上海成为生物制药的中心条件已经具备了,已经有了历史的挑战,关键是把这些要件结合在一起。我相信上海肯定会实现这个目标,罗氏能为此尽一份力,我们也觉得非常荣幸。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总裁北山祯介:建设金融中心需做到四点

  为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上海首先必须确保境内外的金融中心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跨境的金融交易。除了聚集大量的国内外金融机构之外,还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完善基础设施,政策的完整性、一贯性也必不可少。其次,发展金融资本市场对于中国和上海非常关键。在资金运用和筹措方面需要提高质和量,同时发展二级市场在内的其他市场,只有这样交易才会更为活跃。第三,降低交易税费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扩大金融资本市场。建议政府应促进费用征收体系和征收的透明化,并且简化程序。最后,上海需要进一步放宽金融管制。一个透明的监管环境对上海的发展大有裨益,可以让中外的金融机构建立更为紧密的金融关系。

  瑞士再保险董事会主席康浩志:上海可任命“城市风险官”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教训,其中之一就是使人们意识到风险的关联性是非常强的,尽管风险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现在的风险管理依赖于综合的风险评估,对于不同的风险种类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种综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应该用在公共部门当中,上海可以考虑任命城市风险官的角色,他理解不同风险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为这座城市带来帮助,实现城市的繁荣。他可以了解金融的风险、自然灾害的风险以及经济周期的风险,以及气候的影响和卫生等,对各种风险有一个综合的评估,这个责任由城市风险官这样一个角色承担起来。

  上海有机会在保险业领域做一些事情。上海要成为金融中心,可以考虑开拓亚洲的风险指数交易。使用指数在保险业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指数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并为风险提供参数。上海可以引入风险指数的合约市场,这样也可以拓宽上海的金融市场。

  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罗旭德:政府也应减少机构减排

  如何来加快转型促进发展呢?可持续发展有三大要素,其中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责任,三者是同等重要,特别是在投资和行政决策方面,也同等重要。其次,要进行高技术的投资,用最有效的方式节约能源,才能节约钱,同时更好地应对环境的问题。再者,采用可再生能源,西门子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贡献,这些绿色技术将会支持中国,乃至全世界逐步过渡到可再生能源。

  现在很多企业都为自己的运作设立了减排的目标,同样,政府也应该做这样的工作,减少机构的减排。坚定不移地实行长期的减排承诺,这是政府部门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这不一定光从国家或者国际的层面来着手,那些具有前瞻性的地方政府已经率先进行了减排目标,坚定地兑现减排承诺,也是给绿色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可以进一步通过这个方式来搞活绿色经济市场。

  本报记者陈惟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