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性文化节不能老是“催情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10:17  国际在线

  

性文化节不能老是“催情节”

  日本女优吸引了不少人的镜头。

  10月31日,2009第七届全国(广州)性文化节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内衣秀仍然是性文化节的重头戏,本次性文化节特邀中国大陆模仿欧美人体艺术写真摄影而走红网络的张筱雨现场走秀,吸引了众多观众。然而,衣着保守的张筱雨短暂的出场立即引来一片扫兴的嘘声。售卖五花八门安全套和男女性慰用品甚至性虐工具的展位,占据了全场三分之二的面积,展商用不同的推销术吸引观众,有的用美女招展的舞姿,有的直接向空中抛洒安全套,引来观众纷纷争抢……(中国新闻网11月1日)

  无须多看,本届性文化节仍然延续了前六届性文化节的风格,仍然是万头攒动的内衣秀现场,仍然是混乱不堪的性用品大卖场,仍然是门前冷落的性学专家报告会,仍然可以沿用人们对历届性文化节的评价:性文化节只见性不见文化。

  记得在第五届性文化节的时候,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在亲眼目睹了性用品大甩卖的混乱场面、以及内衣秀现场人们疯狂的围观场面之后,感叹说,性文化展变成色情场所了!今天看来,这种场面并没有明显的改观。

  有人用一个等式概括历届性文化节的内容:“性文化节=买性用品+看春宫画+观内衣秀+听报告会”。这个等式无疑表明,性文化节已经走到了瓶颈期,在许多人眼里,性文化节实际上已经等同了“催情节”:性文化展就是一种公开的色情展,情趣内衣秀甚至已经成了脱衣舞的代名词(以至于内衣模特穿得保守就会引来一片嘘声),性用品展就是性药春药大卖场。在这种情况下,性文化节究竟还有什么“文化”可言?

  似乎不应该指责那些奔着内衣秀来和哄抢安全套的市民“没文化”,毕竟猎奇、窥隐甚至抱有一定的意淫心理是人的本能,只要是来参观性文化节了,就难以避免存有这种心理趋向。关键在于,举办者如何引导人们走向文化,尺寸掌握不好,性文化展就有变成色情场所的可能,市民眼里就会“只见性不见文化”。

  实际上,无论是举办者还是参观者,都将性文化节给低俗化和功利化了。不能否认性文化节上没有文化,但笔者发现,举办者、参展者在宣传力度上显然倾向了比较敏感的“性”而非“文化”,原因很简单,目前举办性文化节的目的仍然脱不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但当“性”与“文化”合二为一的时候,“文化”搭台的功能显然不如“性”那样强大。当“性”作为重头戏被隆重推出的时候,究竟有多少“高雅”的市民奔着相对隐晦的“文化”而来?

  性文化节的主旋律应该是性文明和性道德,但遍观前六届性文化节,究竟有多少性文明和性道德的成分存在?充斥其中的只有驱之不去的低俗和趋之若鹜的功利,文化成了彻头彻尾的幌子,如此,性文化展焉能不变成色情场所?性文化节焉能不变成“催情节”? (辛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