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南与新加坡有着血脉联系 牛车水寻骑楼之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11:31  南海网

  [海南周刊]牛车水:新加坡的“紫禁城”

  文\海南日报记者蔡葩

海南与新加坡有着血脉联系牛车水寻骑楼之美
新加坡河之夜。刘运良摄
海南与新加坡有着血脉联系牛车水寻骑楼之美
牛车水佛牙寺。 刘涛摄
海南与新加坡有着血脉联系牛车水寻骑楼之美

  第十一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新加坡之海南烙印

  新加坡政府在牛车水周边进行大型的商业建筑建设时,也充分保存了街区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特色。刘涛摄

  海南与新加坡无论是自然的、地理的还是人文的,都有着扯不断的血脉联系。我们在牛车水,仿佛看到海口得胜沙路上风韵迷人的海口骑楼。

  而牛车水的骑楼,就像是一幅鲜活的南洋版的清明上河图,人类物质享受和精神生活的另一版本,你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观感和收获,也为海口的旧城改造提供一份有益的启示。

  文\海南日报记者蔡葩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紫禁城”。这种代表城市的老建筑好比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仅应该被保护,它们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好比谁也不会想拆掉北京的紫禁城。

  一座城市就是整个新加坡。新加坡就是一个世界少有的建筑大观园。华人、马来人、印度人、阿拉伯人……不同的族群聚集一处,各种建筑风格的房子也随着产生,保持完好的老建筑,让新加坡在千城一面的现代都市建设大潮中独享一份古老而典雅的荣光,而牛车水的骑楼,更是一幅鲜活的南洋版的清明上河图,人类物质享受和精神生活的另一版本,你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观感和收获,也为海口的旧城改造提供一份有益的启示。

  牛车水探寻骑楼之美

  10月30日,借着第十一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新加坡召开之际,我们前往传说中的牛车水,开始探寻骑楼之美的快乐旅行。作为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代表成员之一,负责开发规划建设海口骑楼的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派出了赵爱华、王南秋和刘涛三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并和我们一道前往牛车水游览骑楼,获益颇多。

  牛车水就是新加坡的唐人街。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在新加坡登陆后,从中国来的华人也日益增多,大部分居住在牛车水区。1828年莱佛士便将牛车水划为华人居住区。莱佛士在设计城市时,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1.5米、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从此,新加坡出现了由连接的廊柱构成的外廊结构的建筑,这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新加坡骑楼街区。

  新加坡河南面,就是我们慕名而去的牛车水(Chinatown)。它的面积和海口老城区大致相同,其建筑风格也与海口老街很接近,多为二至三层的南洋骑楼建筑。分为牛车路、直落亚逸街、丹戎巴葛和武吉巴梳路四个不同风格的小区和十几条街道,并且街道有主次之分相当于坊巷;临街的骑楼作为商铺有各种风味的咖啡厅、美食小站,外观颜色丰富,鲜艳夺目;内街平行于商业街的小巷作为运输、居住和仓储,其中丁加奴街、史密斯街则是牛车水的主要活动中心。

  被现代生活包围的牛车水,随着时代的发展,时代潮流也渗透了它古老的肢体。值得钦佩的是,新加坡政府在其周边进行大型的商业建筑建设时,也充分保存了街区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特色。政府大力改造后的老街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文化的重建,极大地提升街区内市民的生活,古老的骑楼与现代生活相互辉映,从热闹的西式咖啡座走进幽静的中式宗祠,让人感觉恍如在两个世界间流转徘徊。无论时光如何转变,牛车水还是牛车水,依然保持着它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历史风貌,令人愉悦,轻声叹息。

  新加坡《联合早报》知名文化人韩山元先生说,经历了二战之后的新加坡,房屋紧缺,古旧的店屋被分割成小阁楼分租给租户,至20世纪60年代,该地区主要的建筑形式仍以二至三层的狭长的店屋为主。这种现象造成了牛车水地区超高的人口密度,而城市中心区大面积的低矮店屋也有悖于土地最佳利用原则。但是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把古建筑当作现代化建设的包袱,而是当作“城市的命脉”和历史的馈赠,在繁荣的新加坡市区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历史古迹。

  行走在牛车水,每一扇窗户每一个门,都有不同的特色异样到文化内涵,这让牛车水成为新加坡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武吉巴梳被称为“会馆街”,多所华族文化与宗乡会馆均座落于此;史密斯街被称为“牛车水美食街”,其采用了户外摊档的概念,汇集了富有特色的各种新加坡美食;直落亚逸则以寺庙和回教堂闻名,有被重新修建为博物馆的福德祠庙、天福宫、纳哥德卡殿和阿布拉回教堂,等等,充满异样风情,具有南洋文化多元交汇却又相互融合的特征。

  海口骑楼与南洋风

  海南与新加坡无论是自然的、地理的还是人文的,都有着扯不断的血脉联系。从唐宋起,海口与南洋就有交通往来,由于频繁的商业活动和航海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海口商民不满足于原地经营,纷纷走向更远的南洋。明清两代,从琼州出走南洋的原住民及外地商客越来越多,这些外出谋生者历经数代人的艰苦奋斗,稍有积蓄便开创自己的业绩。从清乾隆年间起,成功的侨商回琼建设家园者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回来投资建设,有的则通过侨批局汇款、汇物给家乡父老。由于侨民来往于海口与南洋,以及各国领事馆的建立,受其影响,沿街的商铺逐渐形成具有欧美、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群。我们在牛车水,仿佛看到海口得胜沙路上风韵迷人的海口骑楼。

  赵爱华女士介绍,海口骑楼建筑群保存了19世纪以来海口的建筑特色,也显现了海南与南洋文化的亲密渊源,近年来备受关注,与北京国子监、西藏八廓街等成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中山路的建筑风格有南洋特色,窗户为百叶窗式,与牛水车街相似,有些窗户的拱券为南亚穆斯林古风,有些则为罗马式拱券;楼顶檐口雕饰墙面和女儿墙(俗称风洞墙)的浮雕多为巴洛克风格,但与牛车水街不同的是,海口骑楼背后拥有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有中原文化的根底,因此,外墙雕花更丰富,富含中国元素。

  游牛车水不仅是旅游感受

  10月29日,第十一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新加坡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上,以“海南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为主题的研讨会得到与会嘉宾的热情关注,海南文化与南洋文化的相互关系问题被郑重提出,其中王南秋先生提议为“海南南洋风情街”也即海口骑楼街区建立保护基金会,呼吁海外海南乡亲为抢救、保护和建设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共同努力。他们的呼声得到嘉宾热情的回应。

  “牛车水地区的城市更新,始于对道路等公共设施的改造和随后周边大量的办公楼、商厦、酒店的分批跟进,进一步繁荣了这一地区的经济。至2002年,牛车水地区已发展成为多种建筑并存、贴近城市CBD的重要商业和生活中心。”刘涛先生说。新加坡就这样把改造物质环境与保留文化环境的对立关系转变为互利关系,利用文化遗产为商业创造更具有吸引力的经营环境,一方面使历史文化进入产业化,另一方面把硬性的商业推销变成软性的文化交流。牛车水地区改造的案例研究表明,除了城市总体规划和旧城保护规划之外,在产权问题的处理方面,租金管制、土地征用法、土地出售计划、旧城保护以及业态引导计划等政策都对旧城改造起到了促进作用。

  行走于牛车水骑楼区,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般的旅行感受,它还让我们想起远在海那一边的海口。以中国历史的悠久,古城古街之多,海口骑楼街区荣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美誉,面对苍天赐给海南的这一宝物,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它,让它得到桂冠之后归于寂寞,了无声息。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