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吁设中文路牌 马雪州最大华人新村苦等50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14:14  中国新闻网

  

吁设中文路牌马雪州最大华人新村苦等50年(图)
班达马兰是全雪州最大的新村之一,逾95%的人口都是华裔,因此村民也要求设立中文路牌。(图:光明日报)

  中新网11月2日电 据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报道,作为马来西亚全雪州最大的华人新村之一,班达马兰老一辈的村民对过去50多年来,唯一能看到的中文字路牌只有“死人牌”(丧府指示牌)而感到遗憾。但随着适耕庄新村成功设立中文路牌后,让当地居民重燃一线希望,要求民联政府完成他们的心愿,也在班村设立中文路牌。

  老村民声称,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不谙国文,等了50多年,这个希望约见曙光。因此,他们特向雪州政府高呼:“我们也要中文路牌”。

  不谙国文指错路

  老一辈村民受询时向《光明日报》说,槟州早前发生的多语路牌风波,令他们对设置中文路牌不敢寄予厚望。

  “但如今有了适耕庄成功的设立双语路牌的‘铁证’,我们相信在同是新村的班达马兰设立国文与中文并用的双语路牌,也有落实的机会。”

  他们说,过去50多年来,当他们要向亲友指路时,常常只会说出中文路名,却不懂国文路名的确实名称。

  此举,常引起诸多不便,亲友们要来探访也要花一段长时间找路,非常麻烦;若有中文路牌,相信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老居民表示,长久以来,他们难以在街上看到中路字眼的路牌,唯一看到的就是村内有人过世时,丧府所设立的路向指示牌。

  老村民希望,行动党班达马兰区州议员兼雪州行政议员刘天球、管辖班村的市议员郑明烈、马华巴生区会主席拿督郑敬保等人,能放下政治歧见,合力协助争取在班村内设立中文路牌。1

  符合多元文化特色

  他们笑称:“我们都一把年纪了,并不害怕会得罪人,因此觉得对的事情都应敢敢说出来。”

  老村民也认为,设立中文路牌看似小事,却能让村民更有归宿感和符合大马多元文化特色,也让年轻人知道母语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和适耕村民一样,促请政客别来捣蛋而破坏中文路牌的设立。

  中文字写华裔路名更具华人新村特色

  老村民声称,村内有许多具华人特色的路名,例如“Jalan Chan Ah Choo”、“Jalan Woo Ten”等,如果这些路牌设立中文名称,将会更贴切和符合华人新村的特色。

  据知,班达马兰新村有逾95%人口为华裔,同时也有多条道路,是以华人先贤的名字来命名。

  雪州其中一个华人新村―适耕庄,数月前成功在没“政客”干预下,成为雪州境内首个设有中文与国文双语路牌的地区,赢得村民大力赞赏。适耕庄的A村、B村、C村及海口,一共设立了逾50个双语路牌。

  村委会是应村民要求,向掌管雪州新村发展及处理非法工厂事务的行政议员欧阳捍华提出设立中文路牌的申请,并在适耕庄区州议员黄瑞林协助下,成功落实计划。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