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会各界顶漫天飞雪送别钱学森 网友建议降半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14:19  广西新闻网

  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钱学森仙逝后,其子钱永刚在钱老生前居住的阜成路8号院家中设立了简洁的灵堂,昨天开始接受社会各界的吊唁。尽管当天降下大雪,气温骤降,但是前往吊唁的人群却络绎不绝。记者从吊唁现场了解到,由于前去吊唁的社会各界人士太多,钱老家中设置的灵堂将向社会开放6天,直到11月7日。

  [一棵松]

  阜成路8号院有些年头了,在清代被称为“皇袋子坟7号”,1958年,在周总理的主持下改成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担任院长,因此这里也被老航天人称为“老航天五院”。从那时起,钱学森一家就住进了院子深处4单元的一幢红色苏式小楼里。

  住5单元的亓荣德,今年已经86岁,曾任航天工业部财政局局长的他,前天已经第一时间去钱老家吊唁,昨天又拄着拐杖来了。他说当年的许多人都搬了,但钱老在这栋红色小楼已经住了50年。前几年,大院附近有施工项目,非常吵,有领导请钱老搬家,但他却说:“这儿挺好,我哪儿也不去。”

  钱老的小楼前昨天一大早就已经摆满了各界送来的花圈,有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的,有西安交大、中国工程院的,还有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参谋部、解放军总装备部等单位。由于吊唁的人过多,昨天钱老的灵堂刚开始只接受航天系统内部人员的吊唁。经过协调,最后一共有8家媒体的11名记者被允许到灵堂吊唁。

  进入门洞,楼梯口处是一个大大的黑体“奠”字。右侧即是钱家原来的客厅、现在的灵堂。大约20平方米的灵堂,摆满了翠柏、鲜花和花圈。

  钱老的遗像悬挂在南墙上,画像上的他亲切慈祥。在遗像上方,是黑底白字横幅“沉痛悼念钱学森同志”。遗像两边,左侧挽联最前面的是钱夫人蒋英手书:您永远活在我心中。

  唯一的装饰来自北侧墙壁,那是钱老堂妹钱学敏在他九十华诞时赠送的一幅书法,写的是北宋诗人石延年的七律《松》。

  “直气森森耻曲盘,铁衣生涩紫鳞干。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苍藓静缘离石上,丝萝高附入云端。报言帝室抡材者,便作明堂一柱看。”笔意虬劲,意境高远,正是钱老一生的写照。

  记者认认真真地向钱老遗像三鞠躬。灵堂寂静,脚踩在旧木地板上,沙沙的。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连夜布置好了灵堂后,昨晨8点开始接受社会各界的吊唁。为了维持现场秩序,有关部门特地布置了执勤和警卫力量。

  钱学森生前三层楼的住所门前,两边全都摆放着花圈。层层叠叠的花圈,表达着人们对钱老的哀思……

  下一页第 [1] [2]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