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雅重修濂溪祠堂新生礼拜周敦颐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14:30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讯 记者陈学敏、实习生唐元、通讯员龙国华:昨日,百年老校广雅中学迎来121周岁生日。大喜之日,广雅书院时期的古建筑———为纪念周敦颐的濂溪祠堂,重修落成。据悉,日后广雅新生将恢复参拜周敦颐传统。

  百年濂溪祠重见天日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是《爱莲说》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它的作者正是人称“濂溪先生”的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据了解,濂溪祠是广雅中学众多历史久远的古建筑之一,是创始人张之洞为纪念周敦颐而建。早在广雅书院时期,每逢开学行礼时,书院山长便带领学生首拜孔子,次拜濂溪先生。濂溪祠自创办之初便与冠冕楼、山长楼、无邪堂、莲韬馆等同属书院的主要建筑物。

  记者了解到,濂溪祠在中国古代不少书院中都有,但在广东甚少,除韶关、开平和广州小马站外,目前中学里仅有广雅中学拥有。广雅中学副校长林良驹透露,濂溪祠一度变为学生宿舍,到了1958年大跃进时期变为工厂,后来更成为禀仓。

  重修后的祠堂设有周敦颐的铜像墙并刻上名篇《爱莲说》。作为学校传统教育的一部分,“每年新生入学及毕业都会参拜铜像,领悟爱莲精神,让学生追求出污泥而不染、卓立世俗的品格”。

  校友赠“文革”时被毁古钟

  据了解,每年校庆广雅皆获得不少校友或友好人士的捐赠,至今为止。今年校庆亦不例外,周敦颐三十代传裔孙周治中赠来“莲出淤泥而不染”书法,校友捐赠的张之洞墨砚,还有“文革”时被毁的广雅校钟。该大钟是公元1888年张之洞创建广雅书院时所铸,钟高2.5米,重2吨,钟体“广雅书院”四字为清末著名篆刻家黄士陵所刻。

  据历史记载,革命战争年代,大钟多次猛烈敲响,号令广雅学子投身革命洪流。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时期,广雅有“关大门、打乱钟”的典故。“钟是广雅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缩影的见证物,也是广雅革命传统的象征物。”校方如是说。

  昨日,周敦颐第三十代传裔孙周治中的出现也让人眼前一亮,他送上一幅“莲出淤泥而不染”墨宝为老校庆生。

  据悉,家住广州越秀区的周治中自从2003年开始就编纂《广东周濂溪宗支源流分布谱》,他发现他的家族“卧虎藏龙”:从周敦颐、周汝钧到鲁迅、周恩来,从宋代至今,社会名人多达2000多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