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LPG公交车到底有没有污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15:05  新民晚报

  

LPG公交车到底有没有污染?

  广州市交委表示,通过推广LPG,公交车“冒黑烟”的顽症已解决

  本报驻深圳记者于明山

  广州市用了6年时间,花了24亿元人民币,将全市85%的公交车改造为LPG公交车,成为全球LPG公交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在2009年科技部举行清洁汽车推广10年总结会上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和肯定。但是几天前,广州市5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广州弃用LPG公交车,理由是LPG清洁能源不清洁,LPG公交车黑尾巴没了,但污染严重了。

  广州市交委、环保局等部门态度明确,推广LPG通过了国家清洁汽车行动领导小组专家组的评审,人大代表回应,仅称专家论证过不足以服人,要拿数据来说话。京粤两地专家隔空打起“口水战”,各执一词。LPG到底是不是清洁能源,该不该推广?百姓是雾里看花,搞不明白。

  检测报告数据怎样得出的?

  “除了不冒黑烟,LPG公交车有害物质超过柴油车”。10月中旬,曾德雄等5名广州市人大代表提交的一份调研报告对LPG公交车说“不”。

  他们的依据是一份《HEV、LPG及柴油大客车实验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是华南理工大学受一家公交公司委托,2008年7月对委托方提供的混合动力大客车、柴油大客车和LPG大客车进行了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工况下”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LPG公交车在尾气污染物排放方面,有机颗粒物含量稍低,但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都比柴油公交车高,其中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比柴油公交车高127倍。

  面对指责,广州市交委、环保局都不认同,答复说LPG是国家清洁能源目录内的清洁能源,广州公交使用LPG,经过国家科技部门专家论证和环保部门检验过,推广LPG清洁能源也是通过国家清洁汽车行动领导小组专家组的评审,并获得专家一致认可。

  原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张进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系主任张欣等专家力挺广州LPG。广州市向媒体发出了一份统稿,内文中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也是力挺广州LPG。

  汽车能源专家温宗孔质疑说,几位国家级专家都是LPG项目的推崇者,他们的观点难以令人信服。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抽检172辆在用LPG公交车的排气污染,总达标率为99.4%,结论是目前广州在用LPG公交车总体排放状况良好。曾德雄对检测结果有怀疑:数据是怎么得出的?检测的过程是怎样的?

  沉默了几天,组织检测的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罗玉涛出面表态,称报告数据仅对两台样车负责,不代表两类车的状况,也从未授权发布这一检测报告。

  罗玉涛的突然表态,令争论更趋激烈。面对争议,人们希望知道真相。王秉刚表示,现在都是一家之言,想让各方都信服,需要政府部门站出来,让人大代表或者质疑的市民现场参与检测,公开LPG和柴油车尾气的对比数据。

  不少LPG车“排放不及格”

  “LPG车比柴油车环保是常识,完全不需要讨论。对LPG和柴油的尾气监测也进行过多次对比,未发现相差如此悬殊的数据。如果LPG有这么大的污染,我们是不会建议广州使用的。”几位国家级专家很肯定,LPG完全没有问题。

  曾德雄等人认为,不能简单就LPG本身说事。LPG是清洁能源,问题是广州公交车使用LPG后,是否出现清洁能源不清洁,环保车不环保的情况。这一说法得到许多专家的支持,国家高效节能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华贲指出,LPG是清洁能源没有错,但只有满足两个条件,一是LPG的纯度,二是发动机要达到要求,LPG的使用才能是真正的清洁能源。

  显然广州LPG公交车使用情况堪忧,让LPG蒙受了不白之冤。

  柴油机改LPG发动机技术上的先天不足,导致其运行过程易于出现燃烧不充分、氮氧化合物产量增高等问题。汽车发动机专家刘仲国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尚没有专门针对LPG开发的单一燃料发动机,几乎所有的LPG发动机都是厂商通过对汽油机或者柴油机进行工艺改进生产出来的。广州公交使用的LPG发动机,主要是向国内发动机企业定制生产的。

  LPG公交车尾气排放不合格问题也有办法解决。配了“尾气催化器”,就能避免尾气排放不合格。但每个成本二三千元,使用寿命只有三至五个月。因为更换资金太贵,广州大部分公交公司的LPG公交车都没有更换过“尾气催化器”。

  广州一家公交公司负责人透露,2006年和2007年,广州环保部门对公交车的尾气排放抽检次数频繁,抽检结果往往是柴油车没问题,而不少LPG车却“排放不及格”。不过,环保部门从未下发过LPG车的整改处罚通知书,也从没说过如何整改才“及格”,这也导致了不重视对LPG公交车的日常维修保养。

  LPG上路空气质量好了吗?

  广州市环保局李辛副局长公开表示,LPG公交推广使用后,加上其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彻底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顽症,广州的空气质量近年来不断好转,并非有些人士所说的,仅仅是减少有机颗粒物排放,却加重了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有气象部门的观测结果为证,2008年广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4.3%,比2007年上升3个百分点,比2004年上升11.2个百分点。2008年广州市出现灰霾天数110天,比2007年减少22天,比2004减少32天。2009年1~9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合计为263天,优良率为96.34%,比2008年同期上升0.35个百分点。

  但迄今为止一直有质疑,车屁股黑烟少了,但空气中“无形杀手”却更严重。广东气象部门首席科学家吴兑的说法是,广州正面临着由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大气新型复合污染,其具体表现就是灰霾。LPG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是光化学反应的主要“原料”,其后果就是出现灰霾天。

  中国环科院原副院长夏青表示,像广州的灰霾天气,主要形成原因包括颗粒物质、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几种,但哪个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并不清楚。广州环保部门应该尽快对大气环境污染做总体的检测报告,确定污染物的来源,在此基础上确定空气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内容,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评价。

  各方期待公正权威的结论

  5位人大代表的调研报告已于日前提交广州市人大,相关部门接到调研报告后,应在3个月内将办理意见回复代表。

  LPG公交车是否环保?急需一个清晰、公正、权威的结论。广州一公交企业负责人称,亚运会前广州计划新增800辆公交车,有2000多辆公交车要报废。另外,从2004年前后广州全力推行LPG公交来算,绝大多数公交车已经濒临更换的边缘。

  据悉,有企业表示难以承受更换系统。当初进行LPG改造,各大公交企业“花了血本”,向银行借贷都达到数亿元。全行业为LPG改造投入了24亿元,如果再进行一次改造,先期投入会造成很大浪费。还有人担忧,如果真有1/3的公交更换为柴油车,另外的继续使用LPG,就需要两套设施予以配套,到时可能气站闲置,加油站不足。

  中国环科院原副院长夏青表示,不要先谈经济,一谈到经济就有利益方,要弄明白的是,到底LPG公交有没有解决广州的环保问题?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

  【焦点关注】广州与香港推广LPG的异同

  自2003年以来,围绕LPG公交车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但广州市相关部门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途径传递了同样的信息:继续推行LPG公交车。按照广州市交通部门的计划,到2010年亚运会召开时,全市8000多辆公交车将全部使用LPG,彻底剪断“黑尾巴”。

  国内多个城市曾在小范围内对LPG进行试验推广,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最终都放弃了LPG。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诸多疑问和责难,广州交委还要死死抱住LPG不放?这样的公共决策,到底是为了更环保的目的还是LPG本身?有网友直言,广州LPG公交的问题是利益博弈,而不是科学技术问题。

  香港搞了30多年,广州为什么不行?广州交委和专家经常拿香港来做例子,说香港使用LPG已有37年,实际情况如何?

  香港理工大学城市交通专家熊永达介绍,香港在小巴和出租车上推广LPG,但在数量更多的私家车和公共大巴上没有实行补贴换装。

  在尾气冒黑烟方面,柴油车表现比LPG车要差,但在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这两项排放上,柴油车又要占优,这是目前公认的。香港建筑密度高,柴油车排放出质量较大的悬浮物,积压在城市低空难以消散,给市民健康带来影响,也影响香港国际大都会的形象。LPG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质量较轻的污染物,容易浮上高空,并随风飘散。

  另外,香港的大巴公司属私人公司,看重成本。柴油比LPG便宜,柴油车比LPG车的发动机耐用,柴油发动机基本上用20年,LPG车发动机不到10年就得换。

  更重要的是,政府补贴将大部分出租车和小巴由柴油车转化为LPG车,但发放补贴的同时也严格规定,新上市的LPG车不能采用改装方式将柴油车转换为LPG车。因为不用专用发动机,LPG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污染。

  香港近年未进一步更换公共大巴,原因是欧美车厂在柴油发动机的研发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柴油车的排放也在大幅降低。在环保要求很高的欧洲,虽然近年新能源层出不穷,但许多国家仍在大量使用柴油车。对于香港来说,如今已没有必要在LPG与柴油之间艰难抉择。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