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 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17:0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1月2日消息 寒流来袭,全国各地的气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冷空气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影响仍在继续,北方地区纷纷开始供暖。

  北京:大雪降温首次提前15天供暖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京城第一场雪。(中广网记者 肖志涛摄)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雪和降温天气,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冬季供暖时间从11月15日提前至1日。北京市热力集团今天表示,市政供热管网已经开始供暖,部分公共建筑和小区居民提前用上了暖气。正式大规模提前供暖,提前天数长达15天,在北京还是首次。

  今天上午,北京市热力集团新闻发言人田金风说:“今天将安排22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其中包括中小学供热面积790万平方米。目前市热力集团负责的集中供暖基本都具备了提前供暖条件,将在7日前保证供暖,一部分正在改造的小区将稍微晚几天。”北京市供热办主任郭维圻透露,今年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突然入侵北京,市政府考虑到气温较低,担心老百姓遭受寒冷生病,决定供暖提前。

  从昨天开始,城区大多数居民小区都已灌水试运行,实际上已经提前供热。由于市政热网规模庞大,热传导需要一定时间,居民家中的暖气不会马上热起来,而是逐渐升温。市政部门特别要求,相关区县市政部门和供热单位要保障中小学校、幼儿园、福利院等老人和儿童集中的地方优先供暖,强化保障医院等特殊单位的供暖需要。从10月31日起,部分市属锅炉房已经开始向学校、医院等单位供暖。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详细

  吉林:出台《城市供用热力合同》规范供热纠纷 确保供暖温度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10月30日—11月1日,吉林东南部普降暴雪某部分降大暴雪。(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经历了几天阴沉天气之后,久违的太阳终于是在今天向人们露出了笑脸,不过此时,晚秋的阳光已经是无法再让人感觉到温暖的气息,吉林省的气温也没有因晴天的到来停止它下降的脚步。今天,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温度平均下降了8℃到10℃,部分地方降温幅度在12℃以上,伴随降温,多数地区还将迎来3到4级的西北风,眼下的大风降温天气迫使人们早早换上了厚重的冬衣,感冒发烧的人数也大幅增多。在10月25日左右,吉林省各地陆续开始进入了冬季供暖期,那么,面对比以往更早到来的冷空气,供暖单位和企业还是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目前看,供热普遍达标,但也有一些地区一直没有解决好的居民供热问题在气温下降时遭到更为强烈的投诉,长春市也出现了个别小区因实施暖气管线改道工程,致使居民家中停气,可以说,这个施工时间选得太不是时候。

  今年吉林省为保证城市居民供热下了不少功夫,比如首次出台了《城市供用热力合同》(示范文本),第一次明确了违约金的幅度,而且让供热纠纷置于合同法的保护之下。另外,长春市16家供热单位首次集体承诺,室温不低于政府规定标准;设专人值班,24小时开通服务热线,;以及发现问题,30分钟到达现场,小故障及时处理不过夜,大故障不超过三天。而且,从今天开始,长春市的供暖投诉受理权和测温工作下放到各区住房保障中心,这意味着今后,长春市民可以再家门口反映各种供热问题,并及时得到解决。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详细

  黑龙江:集中供热保障质量 节能环保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10月30日在黑河市卧牛湖畔拍摄的雾凇景观,降雪同时带来大幅降温(图片来源:新华网)

  据黑龙江省气象台气象预报显示,周末两天内黑龙江伊春、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地区最低气温下降10℃~12℃,其它地区降温8℃~10℃;大部地区伴有4-6级偏北风。同时部分地区还将有阵雪天气。黑龙江省最北的漠河县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7度。未来二天,气温将有微小回升。

  为确保居民冬季能够住上“暖屋子”, 黑龙江省今年将居民供热室温由全天部分时段的16℃统一提高到18℃。并且延长了供热时间,黑龙江依托集中供热项目和区域锅炉热源,对耗能高污染重的分散热源实施联并网改造,逐步淘汰小锅炉。

  哈尔滨市已于10月20日开始全面供热。为维护用户的权益,哈尔滨市供热管理部门已在全市部分小区设定检测点,居民可随时申请(居民怀疑室温不达标时,可就近到测温点申请)测温。室温低于规定或约定温度的,可以向供热单位投诉,供热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采取措施改正或者提出处理方案。如72小时内未能改正,供热单位应当自用户投诉之日起,按日折算退还用户取暖费。供热单位既没有采取改正措施又不履行赔偿责任的,用户可以向供热主管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详细

  未来天气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橙色警报

  中央气象台2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内蒙古、华北东部、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汉水流域、江南大部以及华南等地将有 4 ~ 6 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可达 6 ~ 7 级;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江南以及华南的气温将下降 6 ~ 8 ℃,其中,黄淮南部、江淮、湖北东部、江南以及华南北部等地的降温幅度有 10 ℃ 左右、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 12 ℃ 。

  防御指南:

  1 、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水产养殖品种应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

  2 、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 、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4 、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5、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

  6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方案。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中东部局部地区今日将降温12℃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内蒙古、华北东部、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汉水流域、江南大部以及华南等地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可达6~7级;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江南以及华南的气温将下降6~8℃,其中,黄淮南部、江淮、湖北东部、江南以及华南北部等地的降温幅度有10℃左右、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

  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未来三天,新疆北部、西藏东部、青海南部、川西高原、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山东半岛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西藏东北部的局部地区有中到大雪;江苏北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西北部和中部及海南等地有小雨或阵雨。

  供暖温度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哈尔滨:供热室温统一提高到18℃ 供暖不达标可要求退还热费

  黑龙江省今年将居民供热室温由全天部分时段的16℃统一提高到18℃。为切实做好城市供热工作,确保市民住上“暖屋子”,哈尔滨市要求各区政府建立由区长负责、部门监管、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组)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维护供热市场秩序和供热安全。

  要求供热期间,具备连续供热条件的供热单位要实行24小时连续供热,不具备连续供热条件的要延长供热时间,确保居民住宅室温达标。为维护用户的权益,哈尔滨市供热管理部门已在全市部分小区设定检测点,居民怀疑室温不达标时,可就近到测温点申请测温。用户室温低于规定温度或约定温度的,可以向供热单位投诉,按相关规定退还热费。

  供热单位应当自投诉之时起24小时内采取措施改正或者提出处理方案。自用户投诉之时起72小时内未能改正的,供热单位应当自用户投诉之日起,按日折算标准热价退还用户。供热单位既没有采取改正措施又不履行赔偿责任的,用户可以向供热主管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北京:冬季供暖气象指数仍按16℃发布

  新的《北京市供热管理办法(草案)》2010年4月1日起实施,市专业气象台负责人10月27日表示,2009年冬供暖气象指数仍旧按最低室温16℃测定发布。

  冬季气温变化起伏很大,供暖气象指数是根据气温、日照、风力和空气湿度等气象因素,综合计算出需要供暖的量级,达到科学供暖的目的。在采暖期,市专业气象台向社会提供了3种供暖气象服务:第一种是针对集中供热的单位,提供城市集中供热节能气象预报系统服务;第二种是针对非集中供暖的单位、企业和社区,提供城市供暖节能气象预报系统服务;三是面向社会发布的供暖气象指数预报。2008至2009年供暖季气象部门向60余家企业提供了气象服务,其中燃煤企业占20%、燃气企业占73%、油电企业占7%。用户调查结果表明,服务满意度达到100%、使用满意率达到80%。测算结果表明:供暖气象服务节能率达到3%至5%,相当于一冬天少烧了89508.5吨煤,少向天空排放二氧化硫430吨,减少粉尘4475吨。

  市专业气象台台长丁德平介绍,本市供暖期间平均每天支出预计达到1亿元,不科学的供暖会对供热单位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气象部门正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准备为供暖主管部门提供供暖决策预报,以便决策部门根据天气变化确定正式供暖日。另外,10月底11月初气象部门将向供暖单位发布供暖节能气象预报。在正式供暖日当天,专业气象台还将通过12121、电台气象节目、报纸相关栏目等向社会发布供暖气象指数预报。

  相关评论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展开
北京提前供暖体现“责任回归”

  今秋最强冷空气11月1日登陆北京,大雪相伴而至,最低气温骤降至零下,北京市政府决定将供暖时间由11月7日提前到1日,理由非常朴实:“担心老百姓遭受寒冷生病”。

  看似简单的理由,折射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理念的成熟。实际上,类似供暖、供水这样的公共事业,正经历着“市场化”的变革。但既名为“公共”,自然关乎万家冷暖,关乎百姓生活,无论由谁提供,政府都不能“大撒把”。正如国家发改委曾强调的:“政府是供热的第一责任人。”这种责任,是对行业进行指导和监管、平衡各方权利义务,也是针对特殊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提前供暖,正体现出政府的“责任回归”。

  这种“责任回归”,也是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服务意识强了,才能做好该做的事情;责任意识强了,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工作的首位,按气温供暖、按需求供暖,真正让暖气暖在群众心头。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