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流氓换馅饼 苏联曾与智利秘密交换政治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17:09  国际在线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换来了科尔巴兰,换走了一个流氓,真是天上掉馅饼,这等好事哪去找?”民谣中说的“流氓”是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布科夫斯基,而科尔巴兰则是智利共产党总书记。因军人政变而入狱的科尔巴兰是当时世界最有名的政治犯。1976年,苏联政府做出决定,以布科夫斯基交换科尔巴兰。科尔巴兰获救后,在苏联过了6年的流亡生活,1989年又秘密潜回智利。

  伊戈尔·雷巴尔金当年在苏共中央委员会国际处工作,曾全程负责与科尔巴兰有关的事务。他近日向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报透露,想出用科尔巴兰与苏联政治犯交换主意的并非别人,而是智利军事独裁者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智利军人政变后,军政府大肆抓捕共产党人,智利共产党总书记科尔巴兰也被捕入狱。皮诺切特先是指示智利驻华盛顿大使与美国人协商,美方过后又与苏联方面取得了联系,双方一拍即合,当下便应允了交换政治犯一事。

  为将科尔巴兰尽快营救到苏联,苏联政府开始物色合适的交换人选,在一番仔细斟酌之后,最后选择了布科夫斯基。布科夫斯基曾因反苏维埃活动而四次被捕,在狱中、集中营和神经病院共度过了12年,他是当时国际人权运动最青睐的人物。1976年12月18号,雷巴尔金带领一行人来到契卡洛夫机场。苏联对此次交换活动极为重视,派出了刚成立不久的“阿尔法”特种部队负责押送。布科夫斯基由特种兵押着上了飞机,当飞机离开苏联领空后,他立即被打开了手铐。

  国际新闻界当时盛传,两名政治犯的交接将在瑞士进行,因为当日恰好有一架苏联航班从莫斯科飞往日内瓦。当一大群记者蜂拥到日内瓦机场时,押送布科夫斯基的专机却已悄悄地降落在苏黎世机场。美国人为避免节外生枝,要求避免两名政治犯在机场打照面,也就是说,布科夫斯基必须先走,科尔巴兰过后再登机。

  当目送着“客人”乘坐的汽车渐渐远去,苏联行动队员们远远望见,一辆悬挂美国国旗的汽车朝这边驶来。这正是科尔巴兰乘坐的汽车,里面还坐着美国大使和科尔巴兰的妻子。但直到布科夫斯基一行人驶出机场很远,他们才被允许靠近飞机。人员交换的时间是在12月18日,而19日就是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七十大寿的日子。因担心科尔巴兰抢了勃列日涅夫的风头招致总书记怪罪,有关部门电令雷巴尔金,让客人在明斯克稍作停留。

  直到12月23日,科尔巴兰才接到前往莫斯科的通知。飞机在机场降落后,科尔巴兰住进了位于高尔基街的一所公寓,这是苏联有关部门事先专门为客人准备的。稍事休息后,科尔巴兰接到通知便驱车前往克里姆林宫。一行人爬上楼梯,走进了勃列日涅夫的办公室。勃列日涅夫一看见科尔巴兰,两人便热情握手问候,此情此景使勃列日涅夫百感交集,不觉老泪纵横。

  尽管苏联人热情好客,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科尔巴兰打破沉默,说他想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1983年苏联中央政治局专门作出决议,为科尔巴兰开“绿灯”,准备让他秘密潜回智利。

  为了做到彻底改头换面,科尔巴兰住进了莫斯科中央临床医院。为了掩人耳目,他入住的是传染病房,进入只有一个单独的小门。科尔巴兰在此做了整形外科手术,主刀的什梅廖夫大夫为科尔巴兰抽掉了鼻子里的软骨,修掉了他那个小鹰钩鼻,并拉平了上下眼皮的皱纹。经过精心改装,科尔巴兰和以前的自己已判若两人。

  科尔巴兰回国选定的路线是先飞布宜诺斯艾利斯转道阿根廷,最后再进入智利。雷巴尔金原计划让科尔巴兰乘坐一架要在布达佩斯中途停留的苏联航班。但在在临近起飞时,他们担心科尔巴兰可能会被从布达佩斯登机的美国歌星迪恩?里德认出来。里德长期定居智利,曾经常与科尔巴兰打交道。里德出现在机舱时,随机的几名克格勃人员便把他围在中间,并将他请进头等舱。里德在克格勃特工的邀请下,频频举杯畅饮,直喝得迷迷糊糊,最后酣睡过去,直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没醒过来。

  辗转回到智利后,科尔巴兰隐姓埋名,深居简出。不过没等太长时间他就从幕后走到了前台。现在,雷巴尔金仍与科尔巴兰保持着联系。科尔巴兰如今耳聪目明,还著书立说,忙得不亦乐乎。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