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世博会近八成参展方之“家”完工交付布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18:59  国际在线

  新华网上海11月2日电(记者 吴宇)2日距离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还有180天,世博园区全部11个联合馆和37个租赁馆宣告完工交付布展。

  据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介绍,世博会所有的联合馆和租赁馆都由组织者负责建设,其中联合馆免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全部11个联合馆大约可容纳146个参展方,加上37个已竣工的租赁馆,这意味着在上海世博会已确认参展的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已有近八成参展方有了自己的“世博之家”。

  “上海世博园区正由建设向布展阶段过渡,这里已敞开胸怀,欢迎全世界的参展方前来布置自己的‘新家’。”洪浩说。

  邻近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自建馆,矗立着一栋高26米、长225米、宽79米的庞大建筑。引人注目的是,这栋建筑南北两侧,“暴露”着整排的粗大钢结构和水泥“骨架”,上面的划痕和凸凹历历可见,犹如一位历经风雨的老人,“呵护”着中间由新型彩钢板搭建起的展馆。

  这就是11个国家共同的“家”――中南美洲联合馆。过去,这里是宝钢集团的一座中厚板厂,整日钢水流淌、热气蒸腾。11个月前,随着一项保护性开发工程的启动,这座厂房里里外外动起了“手术”。

  据改建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南美洲联合馆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程正谊介绍,由于需保留原有厂房的框架结构,搭建新展馆就如同在一座大鸟笼中盖房子,施工机械很难施展手脚;加之新老框架结构里外连接,为屋顶防漏、防风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课题;原有厂房地下工程复杂,造成排水、打桩困难重重……

  “进场后,我们仅抽排积水就花了一个半月时间,新打的397根桩基深达12米,却不能破坏原有厂房桩基。”60岁的程正谊告诉新华社记者。

  中建八局总经理校荣春认为,将老厂房改造为世博场馆,体现了尊重历史、传承文脉、节俭办博的理念。与新建场馆相比,这类工程难度更大,需要大胆设计、小心求证。以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中南美洲联合馆为例,建筑本身丰富的历史内涵与11个中南美洲悠久多样的历史文化同处一馆,可谓相得益彰。这11个国家分别是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尼加拉瓜、玻利维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巴拉圭、洪都拉斯、巴拿马、多米尼加和乌拉圭。

  “在这里,每个国家都有320多平方米的净展示面积,空间非常高大敞亮,先期前来考察的一些中南美洲国家参展团评价甚佳。”校荣春说。

  据介绍,联合馆和租赁馆均属临时性建筑,在世博会半年会期后即要拆除,而类似中南美洲联合馆这样有历史内涵、结构优良的改建场馆,则有望长期保留利用。

  在全部11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是非洲馆,目前已容纳43个参展方;作为最大的国际组织的联合馆,联合国馆的内部被设计为一幅在夜幕映衬下的世界地图,寓意“同一个地球、同一个联合国”的参展理念;连同加勒比共同体、欧洲等联合馆,这些都为新建场馆。

  上海世博会共规划有42个租赁馆,由于确定参展时间、程序等原因,目前有5个仍在建设中。租赁馆的占地规模从500-2000平方米不等。

  2日完工交付布展的11个联合馆和37个租赁馆,建设工期历时500多个日夜,比原工期缩短了2个月。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丁浩认为,以联合馆、租赁馆为代表的世博临时性场馆,量多面广,施工空间资源紧张,交叉施工带来一系列现场协调和管理困难,但广大建设者以办好世博会为己任,以体现国家荣誉为使命,以向参展方负责为大局,终于提前实现竣工节点目标。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