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二届北京人权论坛开幕 中外学者肯定人权保障“中国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19:20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翟磊):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北京人权论坛11月2日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和谐发展与人权”。与会的中外人权学者表示,通过多年的探索,中国逐步形成了契合自身文化传统,符合和谐发展理念的人权保障“中国模式”,这一模式的发展将有助于完善全球人权保障体系。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先生2日在北京人权论坛上发言时表示,经过积极探索,中国已形成与本国文化传统及发展理念相符的人权保障模式。

  “人权保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文化的多样性和国情的差异性,决定着人权保障模式的不拘一格。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种契合中国‘和合’文化传统、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现实、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公众需要的人权保障‘中国模式’。”

  罗豪才说,人权保障“中国模式”注重平衡推进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协调发展,促进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的均衡发展,切实将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保障人权的首要位置。这一模式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来自法国的人权专家皮埃尔·皮卡尔先生对罗豪才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说,作为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向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人权发展模式。中国将和谐发展作为其首要任务,设定符合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些成就是保障本国公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基础。

  去年以来,中国充分发挥人权保障”中国模式”的优势,在妥善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有效维护和保障了人民的各项权利。对此,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介绍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妥善应对,着力解决就业、医疗、教育、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维护和保障了人民的各项权利。”

  来自瑞士比较法研究所的胜雅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障人权的举措是人权保障“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有助于完善全球人权保障体系。

  “在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审议通过的一些决议中,中国都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比如发展权的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主张应该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现在西方国家也都普遍接受了中国的这一主张。这对西方的人权观念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据了解,为期两天的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26个国家的近百名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与会。在“和谐发展与人权”的主题下,与会专家和学者还将围绕“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人权保障”、“以人为本的发展与人权保障”、“清除贫困和人权保障”三个分议题进行探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