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琳不是死于情而是寂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0:05  红网

  凭借《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走红的重庆籍歌手陈琳,10月31日清晨6时许被发现在北京东坝奥林匹克花园小区里跳楼自杀,终年39岁。尽管公众以及媒体对她的死因有着种种猜测,但更多说法是为情所困,因为自杀当日正是她的前夫沈永革的生日。(大河网11月2日)

  11月1日,北京的初雪提前近一个月降临,而被娱乐圈“雪藏”(或者用“遗忘”更能体现娱乐圈的残酷)许久的歌手陈琳却在此时再次走进公众的视线,如果不是她自杀的消息,或许很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这名曾经大红大火的女歌手,也或许只有当KTV点唱《你的温柔我永远不懂》、《爱就爱了》的时候,才会有隐约的记忆。

  当年,陈琳凭着一首《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红遍歌坛,歌声中所饱含的那种期期艾艾让人印象深刻。而她的《爱就爱了》,也曾经是无数为情所困的女生们非常热爱的曲目,也许正是忧伤中需要超脱的那种格调,引发了她们的共鸣。但是今天,我们细细品味陈琳过去的经典,我们似乎能够品读出她那个时候在歌声中所表露出来的柔情。但是,她最终用自杀的方式为我们演绎的悲情,却是让我们永远难懂甚至不懂。

  尽管现在对于她的死还是充满着种种猜测,在媒体的渲染下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但笔者觉得无论到底是死于非命还是自杀身亡,在她的死亡原因上都可以写下这么一条:死于寂寞。

  对于身处演艺圈中的艺人们来说,他们的寂寞恐怕要甚于常人:出名前忍受不了不被人关注的寂寞,过气之后又接受不了被公众遗忘的残酷。正是因为这样,习惯于众星捧月、习惯于粉丝的欢呼的艺人们来说,这些东西失去所带来的寂寞让他们充满了恐惧。陈琳近些年基本上已经被公众所遗忘,因此她很寂寞,对生活更是充满了矛盾、绝望和恐惧。而据媒体报道,她也曾有过自杀的“前科”。

  10月31日晚上,也就是陈琳跳楼自杀的那天的晚上,笔者刚到影院看了正在各大院线热映的纪录片《迈克尔-杰克逊:谢幕绝唱》(MichaelJacksonsThisIsIt),一代天王的陨落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恋恋不舍,除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让人们记忆深刻之外,他从出名到离开这个世界为慈善事业所做的一切同样是他身上一颗璀璨的钻石。一位艺人不但要做好艺人的角色,同样也要做好社会的角色,这样的艺人、这样的明星才不会成为转瞬即逝的流星。

  但是,我们从陈琳身上能看到什么?只是红过一时的一名歌手,而她也只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歌手、定在了舞台上。舞台是无情的,因此当面对过气和遗忘的残酷现实,陈琳似乎只有选择消沉或者死亡才得以解脱这种痛苦。

  “哀大莫过于心死”,陈琳死于寂寞,但是这种寂寞我们永远不懂。

稿源:红网 作者:时言平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