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要多少网络流行语才能唤回司法正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2:20  汉网-武汉晚报

  张国举 高校教师

  短短4天,“临时性强奸”成为又一网络流行语。有网友预言它将成为2009年第一网络流行语。(见11月2日四川新闻网)

  “临时性强奸”来源于一则报道。今年6月,浙江湖州南浔某派出所两名协警知法犯法,在宾馆趁女子醉酒不省人事之时实施强奸,法院考虑到两人属“临时性即意犯罪”,事前并无商谋,且事后主动自首,并取得被害人谅解,酌情从轻处罚,判决两被告各入狱三年。

  这起案件之所以沸沸扬扬,关键在司法裁量中挑战了公众的公平理性——冷不丁冒出违背常识的“临时性即意犯罪”的词汇令人错愕。实际上,这与“躲猫猫”、“俯卧撑”、“70码”等流行语一样,极其夸张地嘲讽了当前司法的任性。

  值得反思的是,“躲猫猫”等网络流行语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是公众越来越理性、公平意识越来越强的表现。而在信息社会,司法裁量中一个微小的不公正细节都可能被快速放大,汹涌的网络情绪一旦退潮,裸露在最后的必然是司法的任性!

  这起案件中,法院显然是设法为被告寻找“从轻”理由,而这个理由究竟是“临时性即意犯罪”还是其他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一种司法权的不受约束或者说任性。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