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0年来“近视”了2.5公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3:49  扬子晚报

  南京的能见度40年来“近视”了2.5公里!在上周南京市科协举办的“2009年科协年会生态城市建设分论坛”上,环保专家指出,随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南京的灰霾天比过去严重了很多。南京环保部门已经着手建立灰霾天气监测与预报研究项目,有望在一两年后实现灰霾天气预报。届时南京将具备24~48小时的灰霾预报能力。

  南京一年有三分之一是灰霾天

  在现在的天气预报中,“灰霾”已经成为提及率很高的词语。灰霾和雾很像,但性质上并不相同。专家介绍说,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为干霾;相对湿度在80%~95%之间,为湿霾;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5%,为轻雾或雾。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1961年到2006年的气象资料研究后发现,南京的霾天数总体呈上升趋势,45年内竟然增加了上百倍。“20世纪60年代,每年的霾天仅有几天,其中,1961年、1965年、1967年、1969年、1972年、1974年霾天均为0,而到了1991年,首次超过100天,最多的1994年霾天高达158天,2005年也有106天。”近五年来,平均每年要出现130天的霾天。

  40年来南京能见度下降了2.5公里

  昨天起的一场强冷空气,让长时间“昏暗”的天空终于放晴了。很多南京市民都有这样的感觉,每当有冷空气南下或是降雨,南京的能见度就会改善。但没过几天,“灰蒙蒙”的感觉又会回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告诉记者,根据40年来南京天空能见度的年际变化来看,随着灰霾天的逐年增加,南京的能见度下降了2.5公里。

  在专家提供的图标上记者看到,1965年—2005年这40年来,南京的能见度在逐年下降,上个世纪60年代,南京市民的平均能见度是6.5公里,70年代为5公里,80年代是4.5公里,到了2005年只能看到4公里了。“灰霾就是罪魁祸首。”专家说,空气中的微小颗粒长期盘旋在人们的头顶上,像个灰锅盖,这种污染不仅使能见度下降,还造成居民健康受损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这几十年来,由于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透光度越来越少,天空的通透度越来越下降,结果导致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天比一天暗。“能见度下降的趋势正在继续,再加上这段时间施工严重,现在南京的能见度更是受到严重破坏。”

  早上8—9点,灰霾浓度最高

  在灰霾天里,哪个时段浓度最高呢?专家说,长时间受稳定的天气系统控制,通常会使得这一地区大气层结稳定,出现多日无雨空气干燥现象,若此时夜间天空晴朗,则近地面的降温幅度将大于高空,易形成逆温,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造成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大,形成灰霾天气。

  灰霾天气出现时,可吸入颗粒物的高值时段与夜间逆温出现的时段较一致,灰霾浓度一般会从前一晚夜里开始显著上升,但峰值通常会出现在第二天的早上8:00~9:00,此时能见度也降到最低。随着太阳升起增高,地面温度也随着升高,逆温层遭破坏,大气扩散条件的增强,污染物浓度会迅速降低。

  樊中卫 王宛路 朱姝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