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跟他学武,老外假扮实习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3:50  扬子晚报

  [功夫奇人]

  可头手碎砖,能腹顶千斤……第一眼看到姜帆的人绝对想像不到,这个相貌斯文的青年企业家除了有擅长经营的头脑,还有一身绝世功夫。为了学武,他13岁只身赴少林,20岁把武当名师请回家,他曾以一当十,吓退十余打手,还曾传艺洋徒弟。

  13岁只身赴少林

  姜帆是连云港人,几年前来南京发展。“我从小就喜欢功夫,因为身材瘦小,又从小体弱多病,所以常被同学欺负。有一次,因为在操场上坐了别人的座位,被一个体育生掐住脖子按倒在地上狠狠殴打了一顿,那时我就发誓一定要学功夫强身健体。”

  从那以后,姜帆经常借来各种武侠书籍和杂志来看,为了方便仔细研究其中的内容,他常常彻夜不睡,把整本书抄录下来。除此之外,他还经常给书中提到的“武林大师”写信。

  十三岁那年,他只身一人前往少林寺拜师学艺,凑够了单程路费,他便搭上去往郑州的火车。打杂半个月后,终于学到了梦寐以求的初级少林拳法。

  2个月后,该回校上学的姜帆却没有了车费,在郑州火车站徘徊了三四天,他尝试了各种赚钱的办法:“要饭,没有人相信;卖身上仅有的电子表,也没人要。”最后幸好遇到一位好心的乘务员大姐,偷偷把他带上了火车,躲在一个狭窄的角落里,回到老家。

  武当名师亲自南下“家教”

  对不少热爱功夫的人来说,能被名师收为徒弟已经够让人兴奋了,而把师傅请回家辅导自己,简直是完全不敢想像的,但姜帆就有这个本事。

  1999年,姜帆南下广州工作,学功夫的念头因为有了物质基础而变得更为强烈。“第一个月的工资寄给了父母,第二个月的工资就成了学功夫的基金。”在这之前,姜帆其实为拜师做过很多准备,光写给武当名师玄妙真人的信件就有100多封。

  “刚开始师傅从来不回,后来就偶尔会回上一封。但我的信从未间断过,我有了手机后,就打电话给他,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花了3000多块话费。”姜帆在所有的信件和电话中都表达着对功夫的热诚和学艺的决心。终于有一天,师傅告诉他有时间教他了。

  于是他立即请了一个礼拜假来到武当山,每天除了跟师傅勤学苦练外,还为师傅端茶倒水,打点一切生活起居,寺庙里的诸如打扫卫生这样的琐事他也争着做,毫不懈怠。一门心思学功夫,不怕吃苦不怕累的劲头和诚恳的求学精神终于打动师傅,破天荒的,一个星期后,玄妙真人决定随他一同去广州,直到教会为止。

  到了广州后,姜帆每天早晨4点多就起来,跟师傅学艺,晚上下了班,再继续练。一天6个小时的练功,他不但不觉得苦,还觉得无比幸福。“师傅说,担心我自己练会走火入魔,于是就陪着我,跟我住宿舍。我出差时,也跟我一起,我非常感激。”

  一掌劈弯车把震退打手

  学了功夫的姜帆,不但身体强壮了,遇上歹徒也丝毫不害怕了。“还真有一次惊险的,遇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姜帆告诉记者,那是2000年在靖江,自己和同事两人被一个拉货车的勒索。“3块钱的路费,他跟我们要200块,我们不愿意给,他就叫来了一大帮人。”

  足足十几个身高马大的打手把曾经获得过烟台市散打冠军的同事吓得魂飞魄散,找个机会就开溜了。剩下姜帆一个人,只得装作一副镇定自若来:“老实说,让我一个人对付这么一群,也并非易事。”于是姜帆手掌一挥,在三轮车的不锈钢车把上用力一震,车把顿时像折了腰的麦穗秆,弯曲起来。十几个打手见状,怔怔地愣在那,只敢收3块钱让他走了。

  洋徒弟为学武假扮实习生

  2006年,姜帆辞掉了一家外资企业部门经理的职位,自己开起了公司。尽管工作越来越忙,但他对于功夫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每天两个小时的练功时间是雷打不动的。功夫越练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有些爱好者找上门要拜师学艺。

  徒弟中不仅有本地的,还有外来的“洋学生”。“曾经带过十多个外国学生,他们对中国功夫特别执着,那份热情让我很感动。”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来自美国的留学生艾瑞克。

  “去年夏天,他来到我们公司,说想要在这里实习。小伙子人很勤快,到了公司什么活都愿意干,搬运工、营业员、翻译、打杂,不仅干活勤快,和公司的员工也打成一片。一个月后,艾瑞克找到姜帆的助理,才讲出来公司的真正意图——“想跟着老板学功夫。”这样一个执着的徒弟,颇有点自己当年的风范,姜帆不忍心拒绝。

  教了几次,姜帆发现艾瑞克特别勤奋,约定的教学时间,他经常早几个小时到,而师傅教完走了之后,他还常常自个儿在那摸索,久久不愿离开。“这些洋学生如此热爱功夫,我觉得非常开心,而为传播中国文化尽一点点力,真的有成就感。”

  本报记者 柳扬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