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辛弃疾拍栏干的亭子就在西水关城墙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3:50  扬子晚报

  最近以来,位于秦淮河边的西关头正在加紧开挖施工,为的是新辟一条贯通内外秦淮河水系的河道,引内秦淮河水进入水西门广场西侧外秦淮河,并新建一座秦淮画舫穿行船闸,待内外秦淮河沟通后,内秦淮河水系也将因此活起来,沿河居民将告别臭水困扰,迎来碧波荡漾,在窗前屋后欣赏到“桨声灯影”的秦淮美景。

  秦淮河其实与秦始皇无关

  秦淮河发源于苏南低山丘陵,自古便为长江的自然支流,全长110公里。它最早的名字叫“龙藏浦”,后来称“淮水”。历史上关于秦淮河的传说和记载甚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秦始皇东巡时见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于是令人凿方山断长垅为渎于长江以断“王气”,并将“金陵”改为“秣陵”。

  陈沂《金陵古今图考》中也认为,秦始皇“以望气者之言,凿钏阜,断垄,以泄王气。水自方山西北,巨流环绕,至石头过于江,后人名曰秦淮”。

  其实,淮水改称“秦淮”是从唐代开始的,据《建康志》记载,“秦淮二源合自方山埭,西注大江,分别屈曲,不类人功,疑非秦皇所开”。显然,秦始皇开凿秦淮河只是传说。

  “六朝金粉”流过西水关

  老南京人所说的秦淮河,一般是指“十里秦淮”的内秦淮河,即从东水关入城,从西水关出城的河流区域。因此,东水关被称为上水门,而现在水西门南边的西水关即为下水门,同时也被称为十里秦淮的“龙尾”。

  远在石器时代,秦淮河流域就有人类居住。六朝时,东水关是通向江浙方向的交通枢纽,从东水关至西水关全长4.2公里的沿河两岸,有大小集市100多处,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

  历代有许多达官贵人如东晋时的主要谋士王导和谢安等住在秦淮河畔。隋唐以后,这一带渐趋衰落,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明清两代,亭台楼阁,鳞次栉比;桨声灯影,画舫凌波。

  再建“赏心亭”、“孙楚酒楼”

  朱元璋当年修建明城墙时,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水关内侧还设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通水。

  因此,内外秦淮河水系历史上是贯通的,后来才被多个水闸切断。现在,西水关除了连接内外秦淮河外,还将设景观广场复建“赏心亭”和“孙楚酒楼”等历史古迹。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提到的赏心亭为金陵名亭。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下水门(即西水关)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赏心亭在南宋时为金陵第一胜迹。李白、陆游、辛弃疾等都曾登临览胜,赋诗填词。其中辛弃疾三登三吟赏心亭,留下了著名词句,表达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未酬的心曲。

  据称,赏心亭是宋朝人丁谓所建,曾是水西门内一处名胜。历史上该亭数毁数建,其址也不在一处,但都在水西门内,最后一次毁败在清朝。此次重建的赏心亭主体阁的高度为四层,高度25米,附属用房为三层,高度11米,可供市民在亭内休闲。

  而孙楚酒楼更有“诗意”。据说晋时,太守孙楚来到水西门的一座酒楼,诗兴大发,狂饮高歌,店主随后就把酒楼更名为孙楚酒楼。唐时,诗人李白常与文人酒友在此饮酒赏月赋诗,酒楼因此又被称为太白酒楼。

  至明清,孙楚酒楼成为南京重要一景,在乾隆《金陵四十八景》中,第十三景即“楼怀孙楚”,可见酒楼在当时影响之大,孙楚酒楼复建地点与旧址相去不远。本报记者 郑幼明

  链接>>>

  内外秦淮河沟通工程原方案是河道从高架的桥墩中间穿过凤台南路进入外秦淮河,然后在河道上架设两座南北向桥梁,保证高架桥两侧地面交通,计划2010年年底前完成。

  由于南京市作出城西干道桥改隧的计划,沟通的工程一度暂停,所以实际完工时间尚难断定。施工方表示,他们将把水西门东西广场上要复建的赏心亭和孙楚酒楼先建设起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