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西强势整合煤矿补偿款无讨价还价余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4:10  舜网-济南日报

  

山西强势整合煤矿补偿款无讨价还价余地
煤矿补偿款远低于煤老板们的心理预期。(资料照片)

  据《人民日报》报道,半年来,山西启动该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资源整合,这对煤炭的利益“江湖”,无疑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原有利益分配格局被彻底打破。通过重组整合,山西煤炭业的产业水平明显提升,矿井数由2598处压到1053处,办矿企业由2000多家减到100多家,年产30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淘汰关闭。

  山西此次煤炭整合目标主要是中小煤矿,这直接触及煤炭利益格局中一个重要群体——— 煤老板。现在,最大争议在于整合方式和评估价格。不少民营煤矿收到的整合通知十分明确,被谁整合已定好,没多少选择余地,且评估价格远低于煤老板们的心理预期。

  对整合主体的界定,山西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整合中,对民间资本原则上“大进小退”、“优进劣退”。兼并主体是以产业水平划分,而不是简单以“国有”或“民营”去划分。如今,山西省保留矿井总数的28%仍为民营企业办矿,混合所有制企业办矿数则占到保留矿井总数的53%。在朔州,国有和民营煤炭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吕梁民营煤炭企业的矿井数和产能都达到该市总量的60%。

  对评估价格的争议,山西省有关部门回应,所谓的“赔本卖矿”,主要因为煤矿主之间屡次不合法的私下倒卖,况且有些矿仅交一半的资源价款,价款补偿没有讨价还价余地,避免煤老板心存幻想而观望。

  山西煤资源重组整合,客观上造成部分民间资本从煤炭领域撤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估计,将有3000亿元资金从山西煤炭领域撤出。8月10日,山西省政府正式印发有关《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从煤焦领域向国家、省鼓励的投资领域转型,该《意见》明确提出,民间资本投资将得到土地供应、财政扶持、税费优惠等九方面政策倾斜。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说,一部分民间资本从煤矿领域撤出,可能成为山西省发展非煤产业的契机。以往煤炭领域的暴利吸引了该区域绝大多数资本,尽管有政策引导,但由于缺乏大规模资金支持,当地的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一直培育缓慢。此次山西煤炭的结构调整,可能带动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使之依托强大的能源优势,发展后续产业,形成可持续的产业结构。

  温州商人在山西煤炭领域民间资本中占较大份额,温州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温商回归。

  据记者了解,从山西煤炭领域撤资的煤老板们已陆续接触服务业、房地产、农业开发、机械加工等领域,但咨询打探的多,大规模出手布局仍未展开。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