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量子计算机 不再是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5:15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据新华社合肥2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这所学校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杜江峰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香港中文大学刘仁保教授合作,通过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技术,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固态体系实验,实现了最优动力学解耦,极大地提高了电子自旋相干时间。他们的研究显示,即使在常温下,这样的方案也是可以工作的,这为用固态材料研制出能在室温下使用的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这个成果发表在10月29日出版的《自然》上,被评价为是实现量子计算的重要一步。

  将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并实现量子计算是人类的一大梦想。量子计算的本质就是利用量子的相干性。为了使量子计算成为现实,一个首要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克服消相干。

  杜江峰教授介绍,以分解500位的自然整数为例,目前最快的计算机需要用几十亿年才能完成。而用量子计算机,同样的重复频度,一分钟就可以解决。但量子计算如同人类思考问题,也需要一定时间,其时间长短取决于量子的相干性。相干性保持时间越长,量子计算机就可以处理复杂程度更高、难度更大的信息。因此,提高量子相干性,对提高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十分关键。

  研究人员认为,一旦实际固态体系的各种退相干机制被人们所完全了解,高精度的相干控制将更加容易,距离量子计算机的真正实现也不再遥远。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