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地团伙勾结走私车超700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6:37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三地团伙勾结走私车超700辆
隐藏在集装箱内的走私车。

  深圳海关破获近年来广东最大宗汽车走私案 案值达5亿元

  文、图/记者钟达文 通讯员彭海红、黄烛、吴维

  核心提示

  深圳日前破获了近年来广东最大宗汽车走私案,彻底捣毁一个由惠州、东莞、香港三地走私分子勾结而成的职业化汽车走私团伙,此团伙涉嫌走私汽车超过700辆,案值超5亿元人民币。

  随着去年我国汽车消费税税率调整,走私汽车的利润有所增大。不少走私车甚至是报废车或赃车经走私分子“专业”翻新而成,利润惊人,后患无穷。

  历时一年侦破大案

  ◆集装箱设夹层 表面是废塑料其实暗藏豪华汽车、固体废物和日本奶粉

  ◆团伙成员遍布惠州、东莞、阳江、广州、青岛等地 案值超过5亿元

  废塑料下藏豪车

  据悉,该案从侦查到最后告破历时一年。深圳海关缉私部门早在去年10月初就已锁定来往港澳船舶“惠港通18”有夹藏伪报走私的重大嫌疑。

  去年10月18日,“惠港通18”从香港装载38个申报为废塑料的45尺货柜运抵惠州港码头。当晚7时,该船在码头卸柜,深圳海关立即封锁码头,进行现场查验。货柜打开后,从尾部看都是废塑料,然而在卸下约5尺的废塑料后,38个货柜废塑料中有34个货柜的货运单和实际货物不符,均在5尺废塑料后用木板隔断,隔断层里面居然夹藏有奔驰、宝马、大众途锐、保时捷卡宴等各个豪华品牌汽车108辆。另外还有废旧蓄电池、旧电脑等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479.066吨,以及日本产明治牌奶粉1.62吨。

  经统计,仅现场查扣的走私货物案值就达5000万元、偷逃税额1554.25万元。

  假装“自首”误导警方

  案发后,缉私警察展开调查,发现与该批货物相关的舱单、提单、进口报关委托书等单证内容全部是虚假伪造的,同时发现惠州市大亚湾某贸易有限公司有重大作案嫌疑,工商注册登记的地址也是假地址。当缉私警察找到实际办公地址时,却发现该公司已人去楼空。

  随后, 畏罪潜逃的刘某突然“自首”,供认自己是大亚湾某贸易公司负责人,但拒不交代具体走私犯罪事实和公司经营运作的实质性问题,频频编造谎言,将责任推卸给香港货主许某。经核实,刘某指证的香港货主许某系虚构人物,实际查无此人。案件侦查就此陷入僵局。

  团伙成员遍布省内外

  警方转而从走私汽车源头和收货人进行突破。今年2月,深圳缉私部门将香港某车行老板莫某和陈某抓捕归案。随后又分别在广州和东莞将走私车内地买家李某明、李某平以及全案主犯大亚湾某贸易公司实际负责人谭某抓获。

  经审讯,数位犯罪嫌疑人交代参与走私汽车的犯罪事实,同时涉嫌走私汽车、固体废物、奶粉等货物的“惠州港谭某走私团伙”、“东莞李氏兄弟团伙”、“香港秦某团伙”浮出水面,成员遍布惠州、东莞、阳江、广州、青岛等地,直到9月,缉私警察才先后在广东各地抓获其余涉案犯罪嫌疑人18人。据初步统计,该走私集团涉嫌走私汽车超过700辆,案值超过5亿元人民币。

  税率上升导致走私利润增大

  据悉,去年9月1日,国家对汽车消费税政策进行了调整,排气量在3.0~4.0升和4.0升以上的汽车进口综合税率分别上升为95%和143.75%。税率上升导致走私利润剧增。

  海关的缉私警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在香港购买一辆50万元4.2排量越野车为例,调税前,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在内的综合税率为82.81%,若正常进口就要交税41.4万元,全车进口到内地价钱约为91.4万元。而调税后大排量汽车消费税提高后,此款车的综合税率就提高为143.75%,如正常进口要交税71.9万元,内地售价约为121.9万元;若该车通过偷运走私进来,逃税空间高达71.9万元。如此高额的利润也刺激了走私分子更疯狂地铤而走险。

  今日关键词

  走私豪车

  走私车大揭底

  事故车、报废车可修得像新车

  该走私团伙由“惠州港谭某团伙”、“东莞李氏兄弟团伙”和“香港秦某团伙”勾结而成。三地走私分子“分工明确”。其中,“香港秦某团伙”以香港某贸易公司为掩护,负责在香港承揽走私汽车、固体废物等业务,并安排在香港装柜、伪装夹藏和联系码头。“惠州港谭某团伙”负责安排船只运输、制作虚假舱单、购买批文、在惠州港码头伪报通关和安排国内送货。“东莞李氏兄弟团伙”,通过香港订车、东莞接车、篡改车架号、发动机号、非法套牌将走私车贩卖到全国各地。嫌疑人声称,如果时间充裕,他们甚至完全可以把事故车、报废车修理翻新到不经过专业鉴定就无法辨别新旧的完好程度。

  走私车隐患多

  购买走私车或触犯刑律

  一些市民热衷于购买所谓的“欧版车”和“美版车”。据深圳缉私警察介绍,走私汽车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外国因更换新车而淘汰的车辆,或因不能还贷被银行强制收回的车辆、在国外被盗抢销赃到中国的车辆,还可能有报废及事故毁坏车辆。这些走私车经重新组装后看似“金玉其外”,实际上“败絮其中”。同时,按国家法律规定,走私车无法办理牌照。

  记者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发现,中国公民购买走私汽车也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购买走私车辆偷逃税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司法机关就可以根据我国《刑法》第153条和155条的相关规定,对购车人以走私普通货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购车人或将面临有期徒刑、罚金等处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