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历史+创新”是上海世博最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7:03  新闻晨报

  

“历史+创新”是上海世博最亮点

  □洛塞泰斯先生赠送晨报“世博特使”金晶印有“BIE”字样的手表

  

“历史+创新”是上海世博最亮点

  晨报特派世博记者 王 杰 本版现场图片 □巴黎凯旋门下,金晶捕捉这个城市的生活细节。

  □晨报特派世博记者 李 明 王治明

  (11月2日法国巴黎电)

  法国当地时间11月2日上午11时(北京时间2日18时),在位于巴黎的国际展览局总部会议室,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接受了晨报世博记者和晨报“世博特使”金晶的专访。

  洛塞泰斯对晨报“世博·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特别是看到了金晶,他格外开心:“我在电视中认识了你,很高兴看见你作为晨报的‘世博特使’来推广和传播世博活动。法国是一个好客的国家,希望你这次在法国比上次更愉快。”接过晨报从上海带来的小礼物——最新版“海宝”,洛塞泰斯打趣说:“这个穿着红衣服的‘海宝’很适合圣诞节啊!”

  还没等记者开问,洛塞泰斯就已经打开了话匣,“我下周要去北京和上海,参加一个有关世博的重要论坛。我相信上海世博会会成为规模最大、最优秀和最重要的世博会之一,我们正在和中国共同努力,希望上海世博会获得不可比拟的成功。”

  世博会筹办比奥运更复杂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我们希望2010年中国也能成功举办世博会。世博会就像是一个‘文化奥运会’,是一个展现文化、经济、创新、科技的盛会,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还有这么多国家参与,是上海组织工作的一大成功。”

  北京奥运会很顺利,在两周多时间里给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而世博会比奥运会的筹办更加复杂,从时间上看,持续时间达6个月。世博会是一个由主办方组织、各国共同筹备才能举办成功的盛会,组织工作的量更大。希望在明年5月1日前,各个国家的展馆都能按时完成。从媒体宣传来看,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全球媒体都会集中报道,而世博会持续半年,如何在6个月中始终吸引媒体和观众的眼球的确很有难度。而且世博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我们需要借助新科技的力量来传播。上海世博会第一次使用在线世博会的形式,让全球几亿人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如果说现场观看奥运会比赛的人有数百万的话,上海世博会可能会有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再加上通过在线世博参观的网民,我希望上海世博会能吸引几亿人关注,共同参与探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上海会给世博注入生机

  洛塞泰斯认为目前的筹备工作一切顺利,已经达到冲刺阶段,目前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办好。当然他也有一些担心,那就是各国展馆的修建能否准时完成,各国的展示水平和内容是否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准,参观人群的等候时间能否尽量缩短,观众在排队的过程中能否有一些娱乐和放松,在长时间的参观过程中能否为公众提供良好的休息场地。

  总之,参观世博会是一个长时间的活动,希望所有的安排都能让观众在参观后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上海世博会与历届有很大不同,最大的特色就是“中国”,在具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国度举办一个充满创新的博览会,“历史+创新”,以城市为依托,让全球都来关注“城市面临的问题”,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在世博会中寻找到符合自己审美的元素,上海是一个活跃、开放的城市,会给世博会注入生机。

  秘书长为晨报写下寄语

  得知晨报“世博·家”的全球探访活动正在展开,洛塞泰斯给予了赞赏,“如何向全球宣传世博,是每一届世博会主办国家和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会受到经费、不同国家的参展方、各国观众的兴趣等多方面影响。这次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已经达到192个,如何在这么多国家中加强宣传吸引更多观众,媒体所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一个小时的采访即将结束,洛塞泰斯为晨报读者写下寄语:我希望新闻晨报所有的读者都能成为上海世博会最好的参与者,并希望他们能享受参观、享受生活。致以良好的祝愿——洛塞泰斯。

  采访结束后,洛塞泰斯给金晶和记者送上一份礼物——印有“BIE(国际展览局)”字样的手表,他说,希望我们能够记住在国际展览局度过的时光。

  ■金晶日记

  残疾人如何服务世博,洛塞泰斯给了我答案

  2009年11月2日

  这是我第三次踏上法国的土地。记得当运动员的时候,有队友去巴黎比赛,我很羡慕地看着他们在埃菲尔铁塔下的合影。深秋的巴黎细雨绵绵,地上满是梧桐树的叶子,看起来却并不脏乱,反而很有秋天的味道,有点像画里的秋天,金黄色的叶子铺在人行道上。

  这次来到巴黎不像前两次任务那么重,更多的是作为新闻晨报的“世博特使”、一个普通的世博志愿者来到这里,看看有什么能学习、能借鉴的,最大任务就是采访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其实我有很多问题,但是洛塞泰斯先生非常忙,我只能见缝插针地提一个问题:有很多残疾人士也想成为世博志愿者(比如我啊,哈哈),但志愿者的招募通常都是找身体健康、行动无碍的人,那么残疾人士能为世博会做些什么呢?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宣传世博,比如可以通过网络来帮助外国残疾人士多了解中国的世博会。 ”洛塞泰斯先生特别提到了1992年在他的家乡西班牙塞维利亚举办的世博会。那届世博会就专门修建了一个针对盲人的展厅,不仅为盲人创造了参观世博的条件,也让健全人体会到盲人的艰辛。他说,世博会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盛会,因为每一个人的参与,它才更有意义。

  洛塞泰斯先生也提到了他所担忧的排队问题,“我们当然希望世博会有更多的人前去参观,但是大流量的参观人员所引起的拥挤和排队问题却是不可避免的。 ”洛塞泰斯先生为此提出,在等待参观时可否让参观者感到身心的一种放松,而不是焦急、烦躁等情绪,比如播放很舒缓的音乐之类。由此我就想到高架上的路况标识牌,会提前告之驾驶员拥挤和顺畅之处。鉴于此,我们是否也可以在世博园区内设立若干大屏幕,把每个馆的特色、展出主题及当时的参观人流,及时公布和更新。如此一来,参观者进入园内就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参观时间,先挑人少的展馆参观,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当然,我相信世博会组织者会有许多好的办法予以解决。

  今天和晨报记者一起采访让我收获颇丰。

  在这里我真心的希望,去年在巴黎为了保护奥运火炬传递、捍卫祖国尊严、团结一心的留学生和华人能够在异国他乡生活的更好;希望所有的同胞明年能够回家看看世博;希望外国友人能够继奥运之后通过世博更加了解中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