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海论坛:从涂抹自己的名字说开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7:03  青海新闻网

  中午下班回家,经过几栋楼,都有供电部门张贴的欠费通知单,奇怪的是上面拖欠电费住户的名字或用笔涂抹,或干脆被抠掉,根本看不清住户的姓名。笔者认为,恶搞的可能就是住户本人,他们害怕曝光,害怕亮相,害怕脸上挂不住。试想,对待交电费都如此这般,还能谈及在其他方面做的优秀出众?

  社会不断进步,人的素质也不断提高,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人都能正视自己的缺点,能很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很多人把别人的批评当做自己进步的动力,谦虚听取批评的声音。而就有那么小部分人常常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自己做不好,依就我行我素,讳病忌医。

  这里就要提到批评与自我批评了,当然是善意的批评、同志之间真诚的批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常常会发现,赞美一个人时,当他听到不断地溢美之词总会乐开花,笑得合不拢嘴,巴不得大家多说一会儿,但若批评他,就会拉着脸低着头,甚至把给予批评的人当作是仇人,恨不得找个机会予以报复。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正如毛泽东所说:“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该是严正的、尖锐的,但又应该是诚恳的、坦白的、与人为善的。只有这种态度,才对团结有利”。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言外之意就是能很好地听进别人的批评和反对声音。在一个单位,同志之间要不时开展善意而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切不可不敢听批评的声音或把给予批评的人当做仇人看待。人无完人,任何人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只有心平气和地听取批评的声音,敢于正视缺点和不足,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人生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理解批评,所谓“忠言逆耳”,善意的批评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剂良药,我们不但要诚恳接受还得感激给予善意批评的人,当然也不要把批评当做自己的绊脚石,一听到批评的声音,就想到“这下完了”,然后萎靡不振,得过且过,也不要把批评只当做是批评,左耳进右耳出,仍然我行我素。批评过后还得反思,只有不断地改变不良习性“见贤思齐”,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更加优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者:张生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