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市部分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7:04  深圳特区报

  【本报讯】(记者 李舒瑜)我市土地、人口、交通、能源等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敲响警钟,一些承载指标甚至达到红线警戒线。昨天下午,由市政协牵头的《关于我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重大调研课题举行中期汇报会。市政协主席王顺生要求各有关参与部门全力以赴,在调研基础上提出我市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战略规划,为我市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参加昨天会议。

  《关于我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被确定为今年市委市政府2009年度重大调研课题之一,由市政协牵头,我市多个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共同参与,今年4月正式启动。该调研课题主要从承载体——土地、交通、水资源、生态环境、海洋、能源的承载力以及受载体——就业与人口的承载力着手进行研究。在总课题下,分为9个子课题,分别由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具体承办。

  昨天的会议上,9个子课题调研组汇报了半年来的调研成果。根据汇报,我市交通、能源、水资源、人口等方面的承载力都面临巨大压力,其中一些更是“高度超载”,达到黄色或者红色警戒线。不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的城市就会走到“增长的极限”。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也提出初步的建议。今年底,市政协将举行专题议政会,全面展示此次调研的成果。

  王顺生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仅是一个城市资源环境硬性条件,更是一个城市和谐发展综合实力的基础,我们要提高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认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源环境承载力。要通过这次调研,对我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充分研究和科学评价,提出我市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战略规划,为城市定位、发展规划、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和发展规范。

  吕锐锋表示,深圳经过近三十年高速发展,越来越感受到资源环境的压力,市政协牵头的这个课题可谓适逢其时。今后,我们要转变发展模式,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来定发展,学会精打细算;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来促发展,走“聪明增长”与科学发展之路。

  市政协副主席余晖鸿、陈观光,秘书长汤丽霞参加会议。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