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者节,有事需要帮忙您说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7:15  郑州晚报

  

记者节,有事需要帮忙您说话
记者节,有事需要帮忙您说话

  “特别忙碌,特别紧张,特别为难,却特别欣慰。”这是去年记者节期间我们记者的真实心声。带着去年为市民帮办跑腿时的那些美好回忆,我们即将迎来第十个记者节。去年给大家的承诺今年我们一一兑现,继续为您跑腿办事。即使是突变的寒冷天气也阻挡不住记者们为您服务的热情。作为媒体记者,工作中接触的范围稍微大些。虽然单个拉出来都不是“百事通”,但挡不住我们团结力量大。今年我们将派出20位记者,组成强大的智囊团。有跑政府的、交通的,有跑公安的、法院的,还有教育和各个社区的……政策咨询、跑腿帮办、街坊邻里间的小摩擦啥的,都有擅长的。

  今年我们将采取市民拨打新闻热线点名要求记者帮办的办法。17个记者,17颗热情的心等待您的点名,为您跑腿办事。您有需要晚报帮忙的事儿,就请拨打新闻热线0371-67659999。

  本报编辑部

  5个高校大学生全程跟采

  今年,在记者节期间我们还将推出“高校学生跟采实录”的活动,由名校的5个优秀大学生组成“帮办助理小组”。他们将全程跟随我们的记者为市民办实事,也有机会独立采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些稿件,之所以我们安排这样的一个环节,是为了增进主流媒体和名牌大学之间的沟通和互助。也可以让这些名校学子将书本知识和采访实践相结合,提前体验记者这个职业。

  请您拿出家藏的宝贝,共话河南新闻史上的“第一次”

  另外,我们将推出一个互动的环节,征集有关河南新闻历史的相关人物、材料和事件。寻访相关当事人,以讲述和史料展示的方式共话河南新闻历史上的“第一次”,例如:第一张报纸,第一条广告,第一个广播频率,第一个电视台开播……

  第十个记者节,让我们留下共同的美好回忆。

  徐富盈:帮助您就是快乐我自己

  1999年开始当一名记者,天天与最基层的老百姓打交道,听他们诉说,与他们同悲喜。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春节前,本报帮助一女子找到她失散32年的父母,腊月二十九那日,70岁的任老太太推着三轮车,把自种的一捆蒜苗,自做的一块豆腐拉到报社送给我,这是10年记者生涯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记者的岁月,我们一直在路上,只为那胸中燃烧着的梦想,体会着欢乐,体会激情,这是我一直追求的最完美的生活——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张华:这季节,我更关心您的暖气热不热

  寒风来临,家里的自来水水管冬季咋保养?该送暖了,家里为啥还冷冰冰?有什么疑惑,给我打个电话吧。

  我是张华,一名民生记者,俗称“跑腿儿记者”,在这个记者节内,我依然做着和平时一样的跑腿儿、释惑工作,节日里的这种工作比平时多了一种味道,叫“踏实”。

  孙娟:“老记者”帮您办件新鲜事儿

  我是80后,但在报社算一名老记者了。一年一度的记者节来临,在这个自己的节日为读者办事,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和骄傲。老百姓的疾苦通过我们的鼓与呼唤起各界的爱心,弱势群体的困境通过我们的报道引起社会的关注,甚而一些社会顽疾、陈腐观念经我们曝光后失去了附着的根基……这一切的转变,让我们尝到劳动后收获的喜悦,更尝到职业被人需要的快感。

  裴蕾:帮助读者,充实自我

  帮卧病在床的老人解开“心结”、把无助的流浪人员送回亲人身边……去年记者节,我就是个跑腿儿记者,一个多星期的东奔西跑,换来的是受助对象的笑颜,虽然累但心里感到无比充实。又到记者节了,如果您有啥需要解决的事儿,特别是涉及低保等民政方面的,请告诉我。

  董洪刚:用诚心为您做件小事

  曾经为读者做过很多别人认为是出力不讨好的小事情,而我觉得帮读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已经很满足了。

  如果你有需要我解决的事情,我真诚地告诉你,我会用心去做好,因为这是记者节我的一点心意。

  邢进:为生命感动

  转眼间,跑医疗卫生新闻已经6年了。在这6年里,我见惯了手术台前吓人的场面,见惯了生死离别。它一方面让我的神经变得粗壮坚韧,面对血肉模糊的断肢残躯都会镇定自若;另一方面,那些最最打动人的真情,却让我的心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容易被触动。

  感动了河南、贵州两地的白血病女大学生李华芬、聪明可爱的小黄冠、与死神搏斗的癌症少女小静……一年年,一天天,我就这样为您描画生命的每一道美丽痕迹,记述着,感动着。

  李雪:长大了,责任的内涵我更知

  今年是我的第四个记者节,我负责的线口是团委、妇联以及希望工程,特别关注妇女儿童以及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和弱势群体。也许是因为即将成为妈妈,我比原来更能体会爱与责任的含义。如果您有难事,尽管开口。

  李萌:有事儿办不了,别干挺硬等

  如果您有啥涉及市政建设、城市养犬等方面的事儿需要解决,请与我联系,我会尽力去帮助您。

  相信我,需要帮助时,记者就在您身边。

  吴泳:您有艰难处,记着对我讲

  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想象中的那样坏。很多事情,渐进也可以改变;很多困难,微笑也可以面对。

  说说你的烦恼和困难吧,我是晚报记者吴泳,如果您办户籍遇到困难,对郑州社会治安有啥意见建议,跟我说说吧。希望能帮您办件实事。

  汪永森:今年过节不休息,老规矩

  帮办维权版块是我和几位同事负责的版块,而能为郑州市民解决实际困难,是我作为一名记者的追求,之前的我们一直在字里行间书写着人间正义,之后的我们依然会用温情温暖每位需要帮助的市民。

  李丽君:给您帮忙是我的主“阵地”

  当一名社区记者已经4年了,郑州读者、郑州帮办一直是我的主“阵地”,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了解市民的心声,每次成功地帮助市民解决困难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事。不论你有什么困难,我都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董占卿:记者节里继续战斗

  记者,肩负着特殊使命的一个群体,危险和欢乐永远相伴左右。我喜欢记者这个职业,因为在记者心里,时刻系着国计和民生。在记者节到来之际,我将一如既往地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竭尽全力为您履行我的职责。

  张玉东:希望和更多的读者交朋友

  感谢报社在记者节里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为民服务的平台,在当热线记者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与许许多多曾支持过我和我能有幸给予帮助的读者成为了好朋友,好兄弟,在这个节日里我希望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又到记者节,很多人都觉得记者无所不能,其实我们身上的职责就是“利用职务之便”,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所以我们的节日是为大家服务的节日。我是王菁,平时负责公路和民航的交通运输新闻,如果你在出行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欢迎来电。

  王菁:“利用职务之便”,更好地为您服务

  站在你的一边,替你想问题,帮你解决问题,不仅是在记者节,一年的365天,我们都这样向读者承诺。或许生活有太多不易,或许生活有太多感动,又到记者节,请你不要再犹豫,给我们打来电话,我们愿意真诚倾听你的声音,伸出援助之手,不论结果如何,我们一起努力。

  辛晓青:不论结果如何,我们一起努力

  来晚报近3年了,如今做教育新闻,重新回到大学校园采访,跟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恍惚间总会产生“我还是当初那个年少懵懂学生”的错觉。从学生到记者,身份似是变了,我却还是那个我,努力做事、认真做人的信念不曾改变。记者节到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倘若我能为亲爱的你们做点儿什么,送去一份暖驱散冬日的寒,该是一件多么幸运且幸福的事情啊。

  张璇:我是记者,我走在新闻路上

  付出过泪水与汗水,收获过委屈与欣慰,一路走来,我深深体会到了做一名记者的艰辛和无奈,而当每一次公布真相或是帮助困境中挣扎的人时,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凝聚在一起,让我更清楚地感觉到记者所背负的荣辱和承担的责任。我是记者,我走在跑新闻的路上。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