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材料:墙壁也会呼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7:54  解放日报

  突袭的寒潮中,一面由黄色雏菊、红色圣诞花和青青绿草组成的“鲜花墙”,为工博会带来了春的气息。

  这面鲜花墙,利用了一种叫做“立体花卉”的技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成容器,并将绿化垃圾中的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作为土壤和肥料。在世博园区主题馆内的生态墙,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为世界最大。

  在展馆内,还有一块随音乐时缓时快、变幻节奏的“电子水帘”,也相当“弹眼落睛”。在场的工程师介绍,水帘的形成原理类似“喷墨打印机”,由600多个低压电磁阀点对点控制,随机舞动,还能组成图案。世博中心也装了这么一块,既有装饰作用,又有隔断效果。

  除了鲜花当墙,流水作帘,想知道长约1公里的“世博轴”通道上那层如行云流水般的顶棚有什么秘密吗?工博会也为你揭示:这层顶棚由69块白色膜布拼装组成,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最大型的膜结构,如此巨大的索膜,厚度却仅为1毫米,设计张拉力达到了世界最高强度,在建筑史上堪称独树一帜。

  展馆中的“世博会参展馆集萃”展区,也是新材料的集合:西班牙国家馆外墙,覆盖了一层浓郁地方风格的柳条编织品;瑞士国家馆的智能LED帷幕,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降解;日本国家馆的外墙,是采用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号称“会呼吸的墙”;意大利国家馆采用的“透明水泥”,在混凝土中加入玻璃质地的成分,还带有不同透明度的渐变……

  国内自主研发的新材料也纷纷亮相:智能温控玻璃镀膜,用在建筑物的玻璃上,能实现冷热智能调节,保证建筑物隔热效果;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将淤泥烧结成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可使建筑外墙随室外环境变化而变化;隔热保温板,具有耐久性能和高热阻值,能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气体的排放……它们都已被广泛应用于世博建筑中。

  【点评】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1851年的伦敦首届世博会,玻璃构造的水晶宫令世人惊艳,在今日的玻璃幕墙建筑中仍可见其影子;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花匠莫尼埃展出了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小船和花盆,从此,钢筋混凝土成了世界土木工程的主角之一;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埃菲尔铁塔,革命性地使用了锻铁构件……很高兴看到此次工博会,展示了2010年上海世博精彩纷呈的新材料。这些材料中,也许会出现流传后世的典范,更可贵的是,它们所体现的节能、低碳、绿色理念,引领了全球的建筑新理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